[本站讯]6月28日,济南高新区携手山东工研院走进山东大学推介活动在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举办。山东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济南市委常委、济南高新区、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济南综合保税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斌,山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董守义出席活动并致辞。山东大学副校长吴臻主持活动。

李术才在致辞中表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山东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山东高等教育的排头兵,近年来全面落实“服务山东战略就是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山东发展就是服务国家发展,扎根齐鲁大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汇聚了大批领军人才与高层次团队,拥有众多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努力打造高质量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策源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科研成果的转化地。站在校地深化全面战略合作的新起点上,学校将全面加强与济南市高新区、山东工研院的务实合作,聚焦 “十强”产业重点领域,发挥山大多学科汇聚的优势,集成高新区和工研院的政策平台资源,着力深化多学科交叉、多主体协作、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积极探索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的新体制新模式新路径,有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广泛汇聚创新合力,推动济南高新区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济南“强省会”建设和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山大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山大贡献。
孙斌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济南市与山东大学的合作日益深化,成果加快涌现。山东工研院是近年来校地合作的又一“代表作”,作为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大学、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三方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山东工研院以硬科技、大平台、强服务集聚创新资源、引育孵化企业、培育产业集群,为高新区、济南市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孙斌表示,未来,济南高新区与山东大学、山东工研院将共同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山大的实验室、走向工研院的创新圈、走进高新区的“高产田”,以政产学研合作的新成效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地。
董守义在致辞中表示,山东大学扎根齐鲁大地,为山东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为山东加快“三个走在前”作出了重要贡献。山东省科技厅将继续大力推进校地融合发展,巩固校地长期、稳定、深入、全面的合作关系,在平台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互相支持、互相依托、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战略布局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地推进校地资源优势的叠加累积。
在活动现场,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服务中心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安彪以“建设成果转化新高地 打造校地合作新典范”为主题,介绍了济南高新区在推动校地融合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具有推动成果转化的强大势能、支撑成果转化的完备要素、承载成果转化的广阔空间和助力成果转化的优质环境等优势。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锐以“山东大学科技创新与服务山东工作”为主题,介绍了山东大学持续实施服务山东战略,实施校企合作“立地科技跃升工程”,校企共建研发机构,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等情况。山东工研院副院长孟凯以“科技赋能产业 创新引领发展”为题介绍了山东工研院的服务理念、培育方式、合作模式等情况。山东大学讲席教授陶绪堂、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周元峰分别分享了TAGG磁光晶体项目、智慧医疗与精准正畸项目的成果转化模式。金现代工业软件研究院院长宗云兵分享了金现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济南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项目签约仪式上,山东工研院分别与山东省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院、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山东大学生物医学传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芯辰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随后,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兼发展改革和科技经济部部长杨兴存发布了济南高新区“揭榜挂帅”重点企业第一期技术需求,涵盖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四大领域,共计30项。
山东大学、山东省科技厅、济南市科技局、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及山东工研院相关负责同志,各有关企业、金融机构等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以“共融•共创•共兴”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山东大学与济南高新区双向赋能、同频共振,充分发挥山东大学的科教优势及山东工研院的平台优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校地融合智慧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