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金秋时节,秋风送爽,玛珈山下,青春飞扬。9月24日晚,威海校区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暨迎新晚会举行。山东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出席典礼并寄语同学们要励志善学、笃行求新,争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新时代栋梁之才。
山东大学副校长、威海校区校长刘建亚,威海校区党工委书记尹作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教授张蕴岭,山东大学讲席教授、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教授张慧,教师代表、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文学院院长、文化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杜泽逊,药学专业2004级校友、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李珂出席典礼。尹作升主持典礼。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刘建亚为2023级新生代表、数学与统计学院本科生宋鑫浩、商学院硕士研究生贾来鹏、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高媛天佩戴校徽。同时,现场所有新生也自行佩戴校徽。佩戴上山东大学的校徽,同学们将在这里感受学术魅力,汲取知识力量,领悟“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传承“崇实求新”的校风,努力谱写新时代山大人的青春之歌。

校友代表李珂研究员交流了个人求学经历和工作体会。她勉励新同学要坚守初心,夯实“山大人”的底气,不断锻造积极奋进、追求卓越的强大动力;要坚持学习,涵养“山大人”的骨气,珍惜韶华,为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要追求卓越,永葆“山大人”的锐气,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祖国未来紧密相连,用脚踏实地、奋发有为,在新时代书写属于自己的山大故事。

杜泽逊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进入大学,意味着同学们步入成年阶段,来到了个人独立自主的成长转折点,开始学习专业化知识。他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和求学、科研经历,希望同学们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明确学习目标,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和事业上,充分利用学校办学资源,刻苦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努力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在校生代表、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赵凌新分享了自己在山大的十年求学故事。他希望同学们在专业学习中探索前沿知识,在社团活动中广交朋友,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实习实训中练习技能,在志愿服务中奉献成长,珍惜山大时光,传承百廿山大的光荣与梦想、文脉与精神,用才智和热忱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新生代表、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滕飞同彤在发言中表示,122年来,无论是在科技创新、社会进步还是教育事业方面,一代又一代山大人挺膺担当,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作为新山大人,要时刻保持好奇,勤问善思,不懈求索,传承山大人的荣光与梦想、使命和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新时代山大人的青春力量。

李术才代表学校向威海校区2023级新生表示热烈欢迎。他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山东大学坚守为国育贤办学初心,勇担强校兴国时代使命的办学历程。他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担负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希望同学们传承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用好学校教书育人的优良资源,弘扬“山大基因”,坚决扛起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争当强国建设的先锋力量。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强国之志。厚植家国情怀、心怀“国之大者”,敢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二是要努力勤学善学,筑牢发展之基。文理兼修,专攻博览,拓展跨学科门类和跨专业辅修,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宽认知领域、突破思维范式,培养高效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为青春远航增智赋能。三是要磨练意志品格,笃定刚毅之行。在体育锻炼中强健身体,在艺术殿堂中陶冶情操,在社团活动中拓展素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锤炼走向成功的过硬品格,支撑人生之路行稳致远。四是要坚持敢为人先,锤炼创新之能。努力成长为能够适应未来、引领未来、创造未来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成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作出杰出贡献。

序典环节,现场播放了山东大学宣传片和威海校区迎新专题片等视频,激励同学们了解山大校史,感受榜样力量,勇做屹立时代潮头的奋进者与开拓者。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李思远主持序典环节。
典礼在现场奏唱《山东大学校歌》中落下帷幕。


开学典礼后,现场举行了“逐梦山海 启航未来” 2023年迎新晚会。

威海校区领导班子成员,2023级新生,各职能部门、教学院部主要负责人,新聘教职工代表等参加活动。
【供稿单位:威海校区宣传部 作者:傅振国 摄影:刘波 曹雅婷 王小菁 叶馨琪 刘馨语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王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