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不常用栏目 > 教学科研 > 正文

中日四校联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大举行

发布日期:2014年11月25日 10:23 点击次数:

  [本站讯]11月22日,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以“亚太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为主题的中日四校联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举行。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长英教授、日本神户大学经济学研究科科长吉井昌彦教授分别在开幕式、闭幕式上致辞。他们分别总结了本次会议的成果,就中日民间交流的重要性以及这一长期交流机制为中日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愿意为研讨会的深入合作与发展贡献力量。吉井昌彦教授还代表明年研讨会的东道主日本神户大学向各位学者发出了邀请。
  研讨会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的会议由吉井昌彦教授主持。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南开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盛斌教授首先作了题为“Sino-Japan Trade Relation in the Context of Asia-Pacific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的报告,分析了中日双方贸易中存在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及给双方带来的效益,从比较视角分析了两国经济形势的异同,对未来两国贸易关系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浙江大学宋华盛副教授作了题为“Agglomeration effects and Tax Competition between Heterogeneous Regions”的报告,从背景、涉及国家、工农业部门分析了集聚效应和税收在不同区域之间的竞争,强调了税收平衡与协调的重要性。
  研讨会的第二个阶段由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商学院院长肖文教授主持。神户大学金京拓司教授作报告,题目是“The Impact of US Financial Stress Shocks on Asian Stock Markets”。金京教授通过对金融压力的解释以及对金融压力走势的分析,从多方面阐释了美国金融压力对亚洲股市造成的影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泰岳中心主任陈强教授作了题为“Natural Disasters ,Ethnic Diversity and the Size of Nations:Two Thousand Years of Unification and Division in Historical China ”的报告,通过对中国历史变迁的分析,强调了文学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中国悠久历史和丰富记录奠定的基础作用。
  下午,研讨会进入第三个阶段。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孙淑琴副教授主持了该阶段的会议。神户大学胡云芳教授首先作题为“Trade Patterns and Growth Patths”的报告,用数理推导的方法,揭示了贸易发展较慢的国家追赶贸易发展较快国家的路径,并认为这种追赶是可能实现的。南开大学杨光讲师作点评。随后,马驰骋作了题为“The Political Origin of Banking Development in Qing China”的报告,通过对清朝269个县的银行数据分析,揭示了政治联系和金融发展的正相关性,同时也解释了中国封建政治之后传统银行减少这一政治现象的原因。接下来,山东大学黄继雷讲师作了题为“Optimal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in A New Keynesian Model with Financial Frictions”的报告,通过构建中等规模的包含债券和信贷市场摩擦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探讨了非传统和传统政策手段的联合最优点,研究发现传统工具和非传统工具同时使用时政策是最优的这一结论。
  研讨会的第四个阶段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姚万军副教授主持。首先的报告者是来自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中心的李宝伟、张云两位副教授。他们共同的研究成果的题目为“Financilization and Macro-Liquidity Risk:Based on the view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报告介绍了在经济危机阴影不退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日益分离的背景下,虚拟经济面临的困境,即流动性资金大幅下降银行间拆借利率爬升的问题,对此两位学者利用2007年至2013年四次大的利率浮动图表给予详细解读。吉井昌彦教授在点评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浙江大学杨高举老师作了题为“What is Used by World Factory Produce Exports :A Decomposition and Cross-country Comparison Based on a Non-Competitive Input-Output Model”的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后外贸获得惊人成就的背景下中国国际贸易的不当发展状况,以美、日、中、德四国进出口总量的折线图作比较进行了充分论证,认为中国强劲出口的现状是建立在廉价产品、劳动力以及初、中级生产品的基础上,且以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中国出口的源动力,这一非健全的贸易状况亟待今后作出调整。最后,南开大学杨光老师作了题为“Does the phenomenon of ‘Money Shortage’ reoccur:Analyzing the propagation mechanism of founding liquidity risk, based on a heterogeneous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的报告,以中国2013年六月爆发的“钱荒”为例,介绍了“钱荒”的特性,总结了“钱荒”发生的一般规律,阐述了“钱荒”的原因,对预防这一带有危害性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此次研讨会由山东大学、日本神户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的经济学院参与举办,近30位来自四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 \ \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    作者:文/杨松松 曹行健 范绍聪 李宏 图/丁鹏远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