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公布表彰第八届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获奖学者,山东大学刘大钧教授、张可礼教授获突出贡献奖,冯文娜副教授获学科新秀奖。
刘大钧,著名易学家,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周易研究》学刊创办人、主编,中央文史馆馆员,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易学研究,以弘扬大易文化为己任,为传统易学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并完成《百年易学精华集成》等多项国家和教育部重大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周易概论》、《今、帛、竹书〈周易〉综考》等学术著作,在海内外学界产生了重大学术影响。
张可礼,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兼任中国诗经学会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选学会理事、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常务理事等。主持并完成《东晋文艺综合研究》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文学评论》、《文史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三曹年谱》、《东晋文艺综合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等多部著作;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其中《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冯文娜,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长期致力于企业组织与产业组织的教学及研究工作。近年来共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作为核心研究人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各1项;在《中国工业经济》、《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出版专著2部;多项研究成果获优秀成果奖励,其中《合作性竞争行为与合作性竞争绩效的关系:联盟结构的中介效应分析》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于2007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各不超过5名,表彰奖励对山东省社会科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学者(65周岁以上)和学科新秀(35周岁以下)。申报评选程序包括单位推荐、形式审查、会议评选、公示、组织考察等环节。截至目前,山大共有9位专家学者获突出贡献奖,7位青年学者获学科新秀奖。
相关链接:
周来祥袁世硕两位教授获省社科突出贡献奖
赵明义获第三届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
山大学者获省社科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
曾繁仁教授和焦宝乾教授分获山东省第五次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
山大学者获省社科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
山大学者获第七届省社科学科新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