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不常用栏目 > 教学科研 > 正文

美国丹佛大学赵穗生做客“稷下风”讲坛

发布日期:2014年11月12日 08:50 点击次数:

  [本站讯]11月10日,第40期(总第458期)“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在中心校区举行。来自美国丹佛大学约瑟夫·科贝尔国际关系学院的赵穗生教授做客此次讲坛,作主题为“中美在亚太地区的角力”的讲座。
  赵穗生教授分别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的是否在于遏制中国、美国能否遏制中国以及中美是否可以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三个方面分析阐释了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关系。谈到第一个问题时,赵穗生教授论述了美国自“冷战”以来的三次亚太外交政策转变,指出美国新一轮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并非剑指中国。接着,赵穗生教授结合自身在美国的经历,提出了美国没有意愿也缺乏能力遏制中国的六大原因:一是中国与国际社会具有非常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二是美国无法在亚太地区建立广泛的战略同盟,三是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在相对削弱,四是美国缺乏充足的财政支持,五是美国民意日渐趋向孤立主义,六是美国的全球战略使然。最后,赵穗生教授对中美在亚太地区的未来作出展望,认为作为新兴大国的中国与作为守成大国的美国,应当共同努力,同时在亚太地区保持战略克制,互不称霸,实现地区战略均衡。他对中美建立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充满期待。此外,赵穗生教授将战略互疑作为中美两国关系的最大障碍,主张两国学者应当成为中美两国沟通、合作的桥梁。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积极提问,均得到赵穗生教授客观详细的回答,为本次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赵穗生,美国丹佛大学约瑟夫.科贝尔国际关系学院终身职正教授兼美中合作中心主任,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美国委员会董事会董事,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员,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委员。英文《当代中国》双月刊(收录SSCI,最新影响因子2013为0.953)主编,出版十余部英文著作,包括《权力的设计》、《东亚权争》、《邓小平时代的决策过程》、《穿越台湾海峡》、《中国外交政策》等,50多篇英文学术与政策论文发表于《华盛顿季刊》、《威尔逊季刊》、《政治学季刊》、《中国季刊》等。

【供稿单位:儒研院    作者:陈钰 赵丛浩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荣华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