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9月3日下午,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出版发布暨学术研讨会举行。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安平秋教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古籍整理与规划处处长杨芳、清华大学出版社副社长梁恩忠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出版社以及全国多所高校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学典教授、党委书记巴金文分别主持了前后两个阶段的会议。会上,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古典文献研究所王承略教授介绍了《萃编》编纂情况,清华大学出版社学术中心、本书责任编辑马庆洲编审介绍了《萃编》出版情况。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崔富章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乔好勤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徐有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严佐之先生,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吴国武副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程奇立教授,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单承彬教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以及山东大学方辉、邢占军、林忠军、王新春、郑杰文、杜泽逊、刘心明诸位教授一同出席会议,并作了会议发言。
学者们对《萃编》的出版表示祝贺,并从多方面对该书进行了讨论和评价。大家一致认为,《萃编》的收书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为史志目录汇编的空前之作;《萃编》的出版,是中国目录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划时代的意义。学者们充分肯定了该书的整理质量、校点水平。安平秋教授、陈炎教授等对《萃编》主编工作踏实认真、学术功底深厚给予了表扬。崔富章教授、徐有富教授、程奇立教授、杜泽逊教授就阅读此书谈了自己真切的感受。学者们还对该书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深入探讨,一致认为,该书对我国古代典籍的普查、对传统学术特别是目录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学者也指出《萃编》编纂的过程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取得了人才培养的良好成效。此外,与会学者还就《萃编》的后续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由山东大学王承略、刘心明两位教授主编,是汇编史志目录的鸿篇巨帙。该书汇集历代正史、国史艺文经籍志以及相关考证与补撰之作共计84部,每一部都择取精善完备的版本做底本,进行标点、校勘,尽量作深层次的整理,为学界提供准确、便捷的读本。全书分为27卷31册,共968.8万字。该书2005年立为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2007年列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点规划,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资助,获得山东大学人文社科出版基金资助以及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出版资助。从立项到出版,前后跨涉8年。《萃编》从二十五史的角度建构史志目录的完整体系,是考察文化思想渊源与流变、古代典籍类别与存亡的最重要的依据,是原生态学术史、典籍史的直接呈现。《萃编》的出版,对于厘清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家底,建立中国古代典籍信息库,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