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半岛真人(中国)官方网站 > 正文

学生

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2024届校友 刘文静

刘文静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9日 19:00 点击次数:

夜晚戈壁滩的风沙在彩钢板房外呼啸,我的老笔记本在星光下发出嗡鸣。这是我在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藏高原塔式光热项目工地的第285天,也是第285次用论文草稿送走西北的寒星。

从母校毕业后入职三峡新能源公司,24岁只身一人首次来到大西北,投身到新能源新业态项目中。刚来时,水土不服让我思念起了两千公里外的赵州桥。可当看到定日镜反射出第一束光时,我读懂了三峡能源前辈们所说的“种太阳”——每天太阳升起时,镜场阵列如同戈壁绽放的向日葵,而我终于从实验室图纸里触摸到了真实的能量。

作为山大能源动力专业的光热方向毕业生,这片北纬36度的戈壁恰是我的天然实验室。当发现光热系统与硕士课题惊人契合时,思乡的酸涩突然变成了某种灼热的痒——那个在图书馆啃《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姑娘,终于触到了滚烫的真知灼见。当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极其对口让我如鱼得水,此刻脑海中浮现出了“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母校的谆谆教诲此刻化作了内心的强大动力,从山大走出的能动人愿将青春与智慧挥洒在时代的低碳浪潮,愿将专利论文书写在这戈壁滩上。

当乌图美仁的星子坠进银河时,我的第二篇SCI论文框架刚好成形,10篇专利的初稿也被敲下。仰头眺望直入云霄的吸热塔,它宛如一支直指银河的铅笔,而我们都是书写“风光三峡”的作者,都是为国家新能源事业奉献的“排头兵”。


【供稿单位: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    作者:2024届硕士毕业生 刘文静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张穆楠 王亦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