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她行走在青山之上——怀念纪红老师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15日 08:04 点击次数:

魏晋时代形容一个人有风采,是“如行玉山之上,朗然照人”。用这句话来形容纪红老师也正合适。她行走在芬芳草木与翠微青山之中,心灵光明皎洁,德行淳厚。

很多人被环境、才学和生计所困,不敢做自己,因此活出自我魅力的人尤为难得。一个人能够内心仁厚良善,能够找到自己的专长,笃定专注地行走在自己的道路上,活出自己独特的生命姿态,就会形成自身独有的人格魅力,整个人就是发光的。纪老师就是这样一个活出生命魅力的人。

一直想书写纪老师,又一直觉得自己的文字太过朴素,难以去描画与传达她的美好,难以表达我对她文心、文笔的欣赏,于是总感叹文辞困穷、言不尽意。纪老师是谁?她是内心皎洁、德行纯正的人,是我心中文学与美学水准不亚于周作人、梁实秋的草木作家,也是在经历苦痛之后活出自我,生命绽放光彩的人。

她是一个赤诚的人,与人相处总是掏心掏肺,毫不藏私;对待工作认真严谨,毫无松懈。她也是一个情感浓度极强的人,回到故乡,看到儿时的玩伴变得苍老就会泪流满面。她还是一个正义感十足的人,看到不公不义,就会强烈爱憎,直抒胸臆。有一本书叫《高敏感是种天赋》,她就属于这种高敏感人士,她能体察到人情隐微的善恶美丑,但也因为不想伤害和拒绝别人,而让自己过度隐忍与透支。

她是一个感受力极强的人。她能感受到一朵花、一棵树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变化,能够在普通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山大中心校园中规中矩,建筑设计与植物园艺都算不上最美,但纪老师却用文字赋予山大校园一份别样的美感。比如,她让我们知道山大知新楼前两棵平淡无奇的木瓜树还有千般美好,还有从《诗经》绵延而来的深远情谊。在缤纷绚烂中能欣赏美固然好,但能够在平凡无奇,甚至单调匮乏中发现美,不仅需要审美感受力,更需要创造力。她用花朵做出美馔,把玉兰、槐花、蜀葵、荷花等四季花卉做成美食,拍成美图,写成美文,命名为“花食记”。

纪老师的专著《安知时节好:山东大学二十四节气》,在我看来是开创了山大校园审美文化,也开创了大学校园的审美文化。有多少山大师生在纪老师美文美图的启发下,开始发现山大植物的美好,学会去欣赏一棵小草,一朵野花的精巧,拿起手机留下时光的倩影。师生在忙碌的学习、工作之余,在校园中陶冶性情,涤荡身心,找到一种自然的慰藉。这样寻美的身影在校园里多了,就形成另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

多年以来,纪红老师都是我心灵的朋友,她也是引领我观察植物之美的启蒙老师。每次给花草拍照片,我都会想到她。想到她的存在,我就会觉得生活是美好的。听到她病逝的消息,痛心难抑,就如心灵缺失了一角。总觉得来日方长,天南海北终有一聚,怎奈生命不待人。上次通话她跟我讲了那么多的植物美学计划与心愿,我还想着要与她一起去实现,可现在我与她已经天人永隔了。唯一安慰我的是她的书《安知时节好》,她的文字一直都在。纪老师没有离开,她留在春天里。愿清香草木常伴,愿纯正美好善良的灵魂在天国里自在安然。

后记:纪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人事秘书,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4月10日在家中安然离世,享年54岁。生前为山东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安知时节好:山东大学二十四节气》《山大草木图志》等。

文章发表于2023年4月12日《山东大学报》第10期


【作者:李慧子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李真真 赵方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