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炫目的灯光下,在五彩的气球中,在喧闹的人声、快门声里,在一声声不舍的再见、一个个不舍的拥抱中,“科技梦·青春梦·中国梦”山东大学高校科学营落下了帷幕。回顾六天的时光,就像一场绚丽的梦,拥有着短暂却极致的美好。当我穿上班级助理的白色T恤,带上蓝色的工作牌,接到兴奋得叽叽喳喳的小朋友们,作为最小的2022级的志愿者,我的心情是忐忑的,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应对之后六天里的一个个挑战;但我又是兴奋的,当我想到,在这里的每一帧画面都有可能成为埋在他们心中的一粒种子,将会有很多孩子的梦想从这里启航,我的心中就充满了力量。
这场梦一般的旅程是丰富的。六天里,我们一起游览校史馆,仔细翻阅着山东大学厚重的历史书页;参观晶体所,在灯光下观察着各种颜色晶体的不同结构;游兴隆山校区,惊叹于传统陶艺的智慧和无人机技术的先进,体验木艺的精巧和激光刻字的神奇。在科技馆,我们纵览科技大观;在传统文化体验基地,投壶、击缶、奏琴、拓印、鉴茶等活动又将传统文化之美深深印在我们心底。趵突泉校区的细雨落花里,我们感受到古朴校区的厚重文化;音乐厅中,我们共同聆听了教授的精彩报告,了解到生物技术的前沿知识。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同学这样提问道:“为什么不能通过修饰碱基来实现癌症的自愈呢?”听到这个问题时,我在想,也许因为这样的一场报告,这位同学未来将会走向癌症研究的前沿顶端,我看到他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像是轻盈的梦。目光再转向这位同学渴望知识的双眸,这是不是科技梦的具象表现?
最后一天的闭幕式更是精彩,孩子们在舞台上尽情歌唱着、舞动着属于他们青春的美丽记忆。一位同学在表演结束后对我说:“老师,我从来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表演过。”他脸上闪烁着兴奋,“能够在山大挑战自己,我很开心。”在这场缀满气球、鲜花和灯光的青春梦里,作为这场梦的见证者的我,此刻,也是幸福而荣幸的。
时光穿梭,思绪被拉向点击报名科学营的刹那。是托举另一些梦的经历给了我参与这趟旅程的决心。半年前,我作为支教队员奔赴济宁曲阜参与了为期七天的支教。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是纯粹的,我们支教队的所有成员抓住一切机会给予着,鼓励他们坚持读书,鼓励他们走出乡村去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我们向他们讲述美好的大学生活,希望能勾画他们对未来的向往;我们带领他们做课本上的科学实验,希望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求知;我们在书签上认真写下对他们的期待,希望能在困难时化身为火把为他们带去温暖和明亮……而这样的给予在今年六月一条条中考报喜的消息中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思绪被闭幕式上的掌声拉回,透过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我看到了科学营的意义。当孩子们走到科技的前沿,走向传统艺术的高塔,梦有了更具象的载体:想要研究的学科和方向,想要钻研的历史,想要掌握的技术……科学营给予了孩子们去做梦的勇气和能量,当然我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梦,梦的终点连接着孩子们灿烂的未来,更连接着我们的中国梦。最后,我想感谢山东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的所有工作人员,以及我的志愿者伙伴们,是你们的爱、责任与担当,让这场科技梦、青春梦更加精彩。托举梦想,这是所有作为造梦者的我们,最为真诚的心愿……
文章发表于2023年8月30日《山东大学报》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