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弱你有理”是什么逻辑?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13日 11:02 点击次数:
引起我思考的是这样一则新闻,标题是“甘肃13岁少女偷东西被店逼死 千人怒围打砸超市”,截取其中内容“知情者指,赵女昨日在广场一则的“华东超市”内偷朱古力被发现后,遭超市方面威胁、恐吓及侮辱,并要求加倍赔偿,而该女孩家庭贫困,一时想不开轻生。”
基于以上的所谓事实,在相关的贴吧、新闻评论栏里,人们激动地指责超市老板,说“女孩只是偷了几十块钱的巧克力,却要把人逼上死路,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 “无良超市老板应该为女孩的死负责”, 尽管又有人出来证实,超市在发现女孩偷窃时联系了她的母亲,母亲对其责骂,之后女孩才想不开跳楼自杀,网络上的舆论开始归于理智,然而就以为事件尘埃落定之时,女孩的母亲带领附近居民去超市闹事,要求超市赔款85万,而超市迫于周围居民和当地舆论的压力,加之当地政府的维稳与妥协选择牺牲超市的利益,超市老板最终竟然答应赔偿。虽然不知道后面是不是还会有戏剧性的发展,但看到这里,我感觉整件事透漏出的就是“不可思议”。
在看到最开始的新闻标题时,很明显的标题党,用充满戾气的标题语言博得众人眼球,用所谓的“知情者”口中的事实将超市推向风口浪尖,引发网民的非理智讨论,不明真相的群众、以为自己知道真相的群众和被舆论带跑的群众,纷纷“了路见不平一声吼”,指责超市“不人道”“没人性”。但却没人想过,超市,在发现女孩偷窃时,本可以报警却选择了私了,并叫来其母亲,本身已经算是仁至义尽,难道应该因为女孩年纪小,偷东西的金额少,超市在面对偷窃时,就应该区别对待,不予惩罚?没错,在这个事件中,超市是占理的一方,同时又在财力和背景上,属于强者,而女孩的年纪轻,家庭困难使她成为值得可怜与同情的弱者,因此不管超市究竟是否真的对女孩辱骂,女孩偷窃行为是否触犯法律,这都是超市的责任。也因此就有了后续,超市为防止事件进一步恶化,只能选择赔钱以息事宁人。
“你弱,所以你有理”这是什么逻辑?人们习惯于同情弱者,于是似乎一旦发生纠纷,错的就应该是强者,理由是强者已经很强了就不应该为难弱者,即使弱者侵犯了强者的权利,作为强者也应该忍气吞声。似乎这已经成为心照不宣的行事与思考方式。公交车上,因为我年纪大,你就应该给我让座,如果不让,你就是不尊敬老人;火车上,因为我是孕妇没有买到下铺,你就应该和我换票;交通事故发生后,因为你的车是好车,一看就是有钱人,不差钱,所以你就不应该和我计较,要我赔偿……
在这种看似有理,实则荒谬的逻辑中透漏出的,是我们对于权利的淡漠,对于法律的无知,在层出不穷甚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类似事件中,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脑回路,那就是人情面前,一切都要靠边,哪怕是法律。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本来可以通过司法公平解决的事件中,媒体炒作、民众配合,让很多原本不应承担责任的人受到侵害,使法律尊严受到践踏。“你弱你有理”的逻辑背后,反映出的是公民法律意识亟待提高,我国依法治国道路仍需要进一步的艰难探索。
【供稿单位:法学院 作者:赵楠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