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教育——学会如何去爱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23日 09:10 点击次数:

  小学时就读过《爱的教育》这本书,至今记忆尤深。《爱的教育》一书为我们讲述了安利柯一学年的生活和学习历程,写他身边发生的各种感人的故事。“爱”始终是本书的主旋律,而这“爱”又离不开教育。在这里,我想浅谈一下对“爱的教育”的几点看法。
  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或许有不少人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家长交上钱了,学校就有责任看管好孩子,其实不然。学校应当尽到传授学生知识、完善学生人格的义务,家庭亦应尽到同样的义务。在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各司其职又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学校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一个孩子一天当中仅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与老师、同学一起度过的,剩余大部分时间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安利柯的父母堪称家庭教育的模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留守儿童与问题少年的父母们。迫于生计亦或其他多种原因,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将孩子撇给家里年迈的老人照顾,外出打工。孩子长期见不到父母,得不到父母的爱和教育,就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曾看过一篇文章叫《应山孩》,孩子之所以被这么叫是因为他的数学成绩十分出色,语文却总不及格,并且有语言障碍,只会说四个字“啊、打、工、去”。究其原因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承诺只要应山孩喊够一万八千次“啊、打、工、去”便会回家,最终孩子的父母没有兑现承诺。中国还有许多的问题少年,大多是父母离异或长期未得到父母的关心导致孩子叛逆。家庭教育在我们国家一直以来存在很大的漏洞,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这本书时提倡此书不但儿童应读,更应特别介绍给与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教师们是十分有道理的。
  英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说:“学校外的事情,比学校内的事情更重要,而且它支配和说明这学校内的事情。”这说明了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外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社会不应当在孩子犯了错之后才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应当提前打预防针,当孩子在花样年华里犯了错后,“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荀子亦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安利柯是幸运的,他从小接受了包括爱国主义等在内的诸多教育,又被教育要学会感恩。《我的母亲》里安利柯被父亲小小的训斥了一下,父亲希望他牢记父母的不易和爱,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要知晓“亲子之爱是人间所有的感情中最神圣的东西”。同样,《感恩》里父亲又教育安利柯应当敬爱先生,像敬爱自己的父亲一样,不能派先生的不是。反思总结一下,中国现在的孩子有多少懂得知恩图报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里有诸多的传统美德,然而很多都被现在的孩子遗弃也被教育忽视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培养孩子正直、善良、孝顺、感恩、友爱等良好品质,教育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尤记夏丏尊先生在翻译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时说:“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齐《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动。”恐因此书不仅是教育,更是“爱的教育”。教育教会我们如何去爱。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成蕾蓉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璐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