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抑郁症,但很少人了解抑郁症,因抑郁症而自杀的消息常常见诸于媒体。春节前偶然在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看到了“2015健康中国年度十大风尚人物——张进,从地狱回归人间的重生感悟”有关新闻信息。为探真假,假期中认真阅读了张进的著作《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作者的切身体会和久病成医的见识使我受到很大启发。看完《治愈笔记》,写下如下读书笔记:
阅读价值:其一,这本书于2015年9月20日上架以来,好评如潮,并以“原发的思维,原发的事实,原发的情怀”获得2015年度“腾讯•商报华文好书”奖。其二,这本书从患者感受出发,对抑郁症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对抑郁症的诸多现实问题说得比医生更直白更清楚,是一本认知抑郁症的很好的参考书。其三,张进是个有才华的资深媒体人,文字修养很深,这本书不仅有知、有识而且有趣,冷静简约的笔法很有药味、趣味和蕴意。
一个核心思想
贯穿《治愈笔记》的一个核心思想是:相信科学,摆脱误区,积极求治。这是张进治愈精神障碍疾病的经验总结和责任担当。
精神障碍疾病主要有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大脑疾病。在精神障碍疾病中,抑郁症居首。大众概念中的“抑郁症”,狭义上是指单相抑郁症,广义上是指含有抑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疾病,也可以看作是精神障碍疾病的代名词。单相抑郁症主要症状是抑郁,患者接近正常人思维;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发作的疾病,故称双相,两种症状如坐过山车,患者有一些脱离社会;精神分裂症主要症状是躁狂,患者基本上没有正常思路。张进患的是重度双相情感障碍。
《治愈笔记》告诉我们:精神障碍疾病必须科学诊断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张进以自述的形式回忆了从患病到临床治愈的经过和病愈后钻研精神科学的心得体会。张进认为,对于中度以上抑郁症患者接受现代医学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科学的信念。患者要相信科学,面对现实,积极求治,以依从的心态,完成现代医学对自己的拯救。张进说“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西医的疗效最为确切;心理疗法应该有效,但受很多条件限制,较难把握;中医是否有效,尚待科学验证。至于练功、灵修、念咒之类,基本不靠谱。”
据一项调查,中国有62.9%的抑郁症患者从未就医,只有10%的患者接受过正规药物治疗。抑郁症患者如果不予治疗,约三分之一能“扛过去”,自然恢复正常,大概需时半年到一年;约三分之一能“扛得住”,但反反复复拖成慢性,丧失大部分工作能力,天天在家呆着,什么都不能干;约三分之一“扛不住”,最终会选择自杀,生死之间,一念之差。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不可不察。
哪些名人曾经得过抑郁症?林肯、罗斯福、丘吉尔、海明威、三毛、张国荣、张纯如、崔永元……一长串名单。崔永元曾调侃说“得抑郁症的人基本都是天才。”因得过重度抑郁症,必须用药,2005年初,崔永元做客央视《艺术人生》节目时说“如果你要觉得我没有这个病,你把我的药吃几片试试。因为那个药劲是非常大的,比如睡眠障碍,我吃那个药,两粒三粒,我早晨五点、六点、七点、八点……才能睡着觉。但是如果没有这种病的人,吃了这个药,可能三天都睡不醒。”
张进研究还发现:抑郁症患者自杀,往往发生在从轻度向中度恶化,以及从重度向中度好转的阶段,真正的重度患者不会自杀。
科学治疗方法
《治愈笔记》告诉我们:精神障碍疾病既是器质性病变又是心理性病变的身心疾病,成因复杂,身心同治、双管齐下是关键。科学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认知疗法和运动治疗方法,以及其他探索中的方法。从现实中看,世界上绝大多数精神障碍疾病患者,都是靠药物治疗临床治愈的。
从大脑功能来看,无论是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还是精神分裂症,都与大脑的神经递质有关系。神经递质是大脑的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通讯载体)。大脑的神经递质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是三种: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如果这三种神经递质失去平衡,出现紊乱,人体就会出现失眠、焦虑、强迫、抑郁、恐惧等症状,表现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大脑疾病。这就是神经递质理论。
基于神经递质理论,药物治疗就是通过服用药物来强行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而且要坚持足量足疗程的“持久战”,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短疗程是半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目前抗抑郁症药物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并分成八大类。对于中度以上患者来说,吃药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不得不”的问题。认知疗法就是通过入脑入心地修正患者的认知评价和思维模式,强化内心的和谐与平静,恢复正常的“认知——行为”模式,求得身心统一。认知疗法是中华医学会推荐的康复方法。而运动治疗更多用于轻度抑郁症的缓解和临床治愈后的康复,可以使人心情振奋、精神愉悦。
医学专家曾用高性能断层扫描仪,观察两组患者大脑的新陈代谢情况在治疗前后是否有任何变化。这两组患者一组只接受认知疗法,另一组则只接受药物治疗。实验的结果是:药物治疗组中的患者在好转后,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大脑的神经递质产生了变化。这是意料之中的。让人惊喜的是,认知疗法组中的患者在成功康复后,他们大脑的神经递质也产生了变化,且和药物治疗组没有明显区别。这个实验让研究者相信,认知疗法可能真的可以改善大脑的神经递质平衡,从而治愈患者。
一般来说,药物治疗是对症治疗(针对器质性病变),认知疗法是对因治疗(针对心理性病变),运动疗法用于辅助治疗。可简记为:药物+认知+运动,三位一体。抑郁治疗哪家强?北京胡同找安康!中国第一所精神卫生医院――北京安定医院,就坐落在北京市德胜门外安康胡同。张进的主治医生就是安定医院的姜涛医生。
治愈修成正果
精神障碍疾病,像感冒一样常见,又像癌症一样危险。治病如取经,经过降妖伏怪,历经磨难,张进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治愈笔记》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他渡》,写西医如何治疗抑郁症;中篇《自渡》,写自我心理疗救;下篇《渡人》,写对患者的帮助。其逻辑关系是:他渡+自渡+渡人=渡过。他渡时拿得起,自渡时放得下,渡人时想得开。张进把“渡过”看作是“从地狱回归人间。”
中国每年约有20万人因抑郁症而自杀,抑郁症患者达几千万人。出于对生命的珍爱,病愈后,张进通过自学和实践,开始了“渡人”的尝试。先是撰写系列文章,和读者分享自己的体会;更有许多患者及家属慕名找到他,咨询一些问题;患者及家属的问题对于张进来说又是难得的研究病例,解答的同时,他对精神科学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张进引用鲁迅先生之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有多少患者至今仍然在黑暗中前行,祈盼看到隧道尽头的一线光亮。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济世之志,仁厚之心,张进乐在其中。
在《治愈笔记》末尾的附录中,张进以“抑郁症诊疗骗局”为题,专门以极大的勇气和胆识揭露了“脑神经递质检测仪(EFG)”的诊疗骗局,令读者担忧他是否会惹上官司。而张进在博客中写到“在这个日益浮躁的世界,只要比别人多一点点真诚和认真,你就能赢。”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确立的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是“预防”。有了认知,才能预防。《治愈笔记》就是一部“传道、授业、解惑”的“渡人”之作。开卷必有益,好书大家读;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预防抑郁症,灌顶有醍醐;渡已又渡人,真诚好气度。
读一本好书,写一篇笔记,以此开启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关爱精神健康,共筑生命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