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诗意的快乐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06日 09:33 点击次数:

  康德有云:常有二理,在手心焉;敬而畏之,与日更新;上则为星辰,下则为德性。人们只看到康德每天下午单调的重复着无聊的散步,却不知晓双眉紧蹙下的眸子里折射出与诸多先哲遥隔几百年的灵魂共鸣。久而久之的结果是内心世界的丰富和精神空间的广阔,心灵会因专注而平静,所以他观察力无比敏锐,思想会因思考而厚重。旁人看来星空色彩的单调是他苦苦求索追随的壮丽光辉,旁人看来的黯淡星光却让他心底翻腾起滚滚春雷。他从不因为自己行为的偏颇而自责,因为星空是他心灵的寄托。人的心灵永远需要一个寄托,失去了这个寄托,心就会坠入无底的深渊。心灵被充斥了,秉性中的感性和情感交融,就产生了些可以让自己忍俊不禁的美妙感受,驱赶了心中角落里的幽暗晦涩。
  臧克家诗云:“人的一生永远在追逐着幻光,但是谁把幻光看成真正的幻光,谁就坠入了无底的苦海。”追求幻光是不可能有结果的,更不会有意义,而心灵却有一种寄托,能给人一种甜蜜的惆怅,一种意想不到的快乐。
  清张潮《幽梦影》有言:”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而想得意诗文。”内心世界丰富、精神空间广阔的人向来不乏寻找美丽、发现乐趣的慧眼。“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墨客文人是内心世界丰富、精神空间广阔之人,所以他们经常托词悲秋、伤春感时。可是后人只看到了他们载不动的许多愁,却看不到他们意在笔先、神于言外的豁达。当一个人在根本上明白了快乐之大义之后,他就能获得最大的豁达,理性的力量就像铁轨延伸一样,坚定的指向一个永恒的远方。
  又想起了荆棘鸟:等瘦了筋骨,枯了华羽,终于找到了梦中的荆棘树,拼却最后一丝力气,把自己钉在锋利的棘刺上,挣扎着婉转啼鸣。很多人难以想象这只小鸟如何跋山涉水千辛万苦的找到了自己命中的归宿,更难以理解为何美丽的永恒非得要以生命为代价的悲壮来塑造,这应该就是那快乐的冲动使然吧。

【供稿单位:土建学院    作者:朱秀杰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淑芳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