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盛筵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19日 13:52 点击次数:

  用了四天时间重温了一下汉尼拔四部曲,除了血脉喷张的刺激,剩下就是拔叔绅士气质下的利落。有人说如果能够更多一点优雅,更少一点血腥,也许由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惊悚剧情片《汉尼拔》会更像是一部成功的艺术片。不过,如果没有血腥的暴力,《汉尼拔》这个系列或许将没有任何艺术性可言。
  汉尼拔的变态心理始于二战期间亲眼目睹妹妹被吃掉而且自己也在意识崩溃的边缘参与了这场“盛宴”,深重的创伤,燃烧的仇恨以及贵族良好的教养和风度和天生过人的智商共同将小男孩儿汉尼拔打造成了最终轻而易举手起刀落取人性命的doctor汉尼拔。他的优雅博学在于他杀人时沉迷于《戈德堡变奏曲》的音乐旋律之中;他杀人前给被害人津津讲解与被害人祖上有关的绘画等等。
  汉尼拔那么喜欢吃人,为什么对斯黛琳下不了口?在《沉默的羔羊》中,这个医生就嘲笑斯黛琳是个鞋子露出寒酸气的并不高雅的女人。在《汉尼拔》中,保罗也是用乡下女人的字眼侮辱斯黛琳。但不一样的是,汉尼拔欣赏斯黛琳寒酸外相下高雅纯洁的灵魂,而保罗却正相反。   影片中女主斯黛琳和汉尼拔一正一邪,但他们本质上,都具有宗教献身精神。只不过,斯黛琳代表了新教的宽容、慈爱与拯救,汉尼拔却更多展现了西方宗教对恶的血腥的惩罚与毁灭。汉尼拔吃掉保罗的脑与他将帕齐刨心挖腹以及诱导维杰自割皮肉一样,因为他们贪婪、淫邪,这些都是罪孽。手法就像《七宗罪》里的宗教性质的惩罚。汉尼拔用上帝的视角惩罚了他觉得有罪之人,然而这并不为法治社会所包容。这也正是斯黛琳与汉尼拔医生的最大区别,她的宗教精神适合法制社会,她不会用自己的喜怒去动用私刑。
  影片的结尾最具艺术蕴含。汉尼拔在飞机上与好奇的小女孩对话。小女孩不吃机上提供的配餐,而对汉尼拔餐盒中保罗的脑组织感兴趣。汉尼拔鼓励小女孩吃下去,从而将探索和叛逆的种子植入小女孩的心田。汉尼拔的眼神里充满赞许、慈爱和期待。影片对汉尼拔医生眼神的处理,说明医生的身上也拥有某些令人敬畏的东西。如果我们熟悉西方神话,那么,不难联想到撒旦也曾在伊甸园教唆人类偷食禁果。如今,汉尼拔医生在飞机上教小女孩吃人脑。这些都是叛逆,也都是知识的开始。
  与想象中的变态食人魔不同,观众却对汉尼拔有着很深的包容。这正是对现状影射。人们在法律和其他诸多途径都无助的情况下,很自然想借用一种超能力的以暴制暴的方式来达到内心的慰藉。

【供稿单位:历史学院    作者:吴晓宇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晨阳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