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生之音乐 音乐之生

发布日期:2015年10月25日 11:00 点击次数: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听到一首过去常听的歌,关于那时所有的记忆就瞬间涌上心头,往事历历在目。在疗养院与各种老人相处的六年里,社工Dan Cohen发现了音乐可以唤醒老年痴呆症患者沉睡已久的记忆,而导演Michael Rossato-Bennett用一个八十分钟不到的纪录片给我们展示了:生之音乐,音乐之生。
  我不曾一下子看见这么多老人。在这个疗养院里,住着很多老人,且多半被贴上了“老年痴呆症”的标签。他们行动不便,言语困难,浑浊的眼睛总是无神地盯着一个地方,甚至你对着他说一堆话,他还是低着头,缩在轮椅上。对他们而言,生命依旧流淌,生活戛然而止。他们把自己困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对外面的世界不管不顾,好像连记忆都不再拥有。不过,我看到了音乐带来的惊喜。一个总是用“我不能”、“我不可以”回答自己少女时代的问题的老奶奶,突然打开了话匣子,有些事甚至连日期都可以记起来;一个总是紧闭双眼,抿着嘴巴的老奶奶,听到了音乐她没有睁开眼睛、没有说话,不过随着韵律全身抖动的她似乎告诉我们她感受到了什么;还有一个老爷爷,他总是皱着眉头,埋怨着自己失去的自由,无法表达自己的愤怒,也终于开始慈祥地笑了。
  纪录片里问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回忆,那该怎么办?年纪尚轻,还可以信誓旦旦地说创造更多美丽的回忆。对于垂暮之年又身患疾病的他们,回忆已不复存在。亲人不在身边,不能去创造,感受的是停滞的风景、隔绝的气息。庆幸的是,当老年痴呆开始侵蚀你的大脑和神经,尝试把你一个个记忆的分区格式化的时候,与音乐相关的记忆却不会被抹去,它像一跟绳子可以把零碎的记忆穿在一起,扯出来就可以自由欣赏了。
  作为一部以音乐和老人为主题的纪录片,它也探讨了老年人这个日趋引人关注的话题。Dan Cohen成立了一个非盈利的公益组织:Music & Memory,试图在这个不够完善的医疗系统里贡献自己的一点点力量。实际上音乐最终牵扯出的都是与人相伴的回忆,与其举办捐钱捐物或者敬老院一日游这种关爱老人的活动,不如花一点上网追剧的时间去和家里的老人随便聊聊家常更为实际。我奶奶就有老年痴呆,她早就不认得我了,于是每次回家为确定我的身份都可以跟她说好久的话。在爷爷去世之后,我更加感觉到奶奶那种一个人的“依赖”,无法与人自由交流的一个人的世界和不得不依赖着拐杖依赖着别人的无助感。
  每个老人都曾在这个世界上奋斗过,青春过,有着自己的生之音乐。而最后只能静静的回忆这音乐之生。我们年轻着,我们也会老去。用心和时间关爱老人,就可以期待浑浊无神的眼睛开始闪烁着喜怒哀乐,沟壑纵横的双手开始轻敲出简单节奏,没了牙齿的嘴巴说着一串串失真但亲切的音符,没了奔跑的双脚走出一段段蹒跚而自在的韵脚。就算疾病吞噬了一切,有音乐可以回忆往昔,有关爱则可以享受如今。

【供稿单位:能动学院    作者:李昭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淑芳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