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纪念所掩盖的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21日 10:59 点击次数:
似乎是过了好久,又突然想写些东西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心态对我来说已经很少经历了,每天虚无的忙碌中,让我怀念以前高中阅读课的那种心情,觉得那时的自己虽不是文人却也终归是有点文人气息和文人偏执的毛病,我想我分明能体会到其中的美妙并任自沉浸。
而让我最终耐着心情等待开机的起因或许是前几天我所看的周国平的《纪念所掩盖的》。对于写字的冲动,我很庆幸我还可以拥有,并且希冀永远可以拥有。而说到永远,我理智到不相信这种东西,却依旧感性到期望这种心情的存在。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只有这样的心情下才会找到思想的出口。
纪念所掩盖的,还真是令人悲伤的话题呢。在尼采逝世的一百周年,所谓的哲学家们的庆祝活动到底是一群人的乱舞还是对逝者的纪念呢?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人们的初衷是不是如我想象般美好。的确,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似乎正是因为这些噱头才知道尼采,他是谁?做了什么?为什么纪念呢?而这些又是在什么时候变了味道呢?我所了解的似乎都是后人对他的褒贬,而相比于从舞会或是讲座中了解他,我对外在的喧嚣始终保持着怀疑,我更倾向于从安静的文字需求答案,我理解的他究竟是什么呢?如果我眼中的世界从来都是别人描述的样子,那世界又有什么不同呢,只是一个相同模式了啊。我想我或许会逃避着这样的纪念,我站在生命的大坝上俯视,生命的河流奔腾而过,而我不敢想象它的逝去带着酒宴的污浊。所以,只好孤独着,像周国平所说的,宁愿独自默温这位真实的人的精神遗产。
而我们的时代,到如今,伟人不少,纪念不止。我无法判断是不是每种纪念都是如此,但总有人做了些真正的纪念吧。真是越说越觉得残酷了,我们想去纪念的东西却正好被纪念所掩盖了,呐,像是悖论一样让人无所适从啊。
写了这么久,想起来最一开始想联系的事情了。虽然因为一些东西的偏执使得我甚少写一些不愿接触的内容,而我想说的这件事现在觉得到是无妨,当别人提到它的时候,我想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做一个内心向善的人,是我对这个社会深深的渴望。真是相当有魅力的一句话啊,或许正是因为现实有太多的冰冷,仅仅是这样一句话就让人觉得温暖四溢。这个世界黑白灰,没有绝对的黑白,而灰色的世界,却看我们如何对待。面朝大海,是波涛还是花开,被淹没还是存活……
最后,做一个内心向善的人,是我对这个世界深深的渴望。
【供稿单位:环境学院 作者:马卓如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