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的天气依然不减炎热与干燥。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支教进行到今天,已经不知不觉进行到了一半。
夜晚办公室整理照片,回忆起今天参观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的一幕幕场景,心里依然泛起阵阵红色的波澜。
“常大娘之家”的古朴与庄重,解说员娓娓道来,常大娘以及丈夫、儿子为保家卫国与敌人们斗智斗勇的故事,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回到了那个充满红色、正义与激情战争年代。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或许已经没有了那时候抵御外辱的迫切与危机感,但是此情此景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作为国人应当有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国家做些什么。可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眼前摆放着的教学道具——家庭小药箱,联想起今后的职业生涯将会与药为伴,那种治病救人的沉甸甸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我不是国防生也没读军校,不能充实国家国防力量保家卫国,可我可以用一颗药学人最炽热的心去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造福更多的人。
为了这次纪念馆参观活动,为了学生们的安保工作,之前几天的反复斟酌与缜密筹划似乎还在眼前,而学生们那一双双渴望与兴奋的眼神回想起来还满是欣慰。作为学生辅导员,作为带队老师,作为山东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人百人讲师团的一员,也作为此次“奇迹风帆”携手西段中学参观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的组织者,看着学生们拿着笔记本一个字一个字认真记录着,脸上的专注、认真与投入,还有拿出相机对焦的瞬间,都让我这个大姐姐感慨不已——他们真的做得很好。
被学生感动,由“保家卫国”这个深刻的词印发的思考,思考着今后的自己可以为国家做些什么。当今和平年代,借此次参观革命纪念馆活动,重温先烈们的革命红色事迹,是继续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的一种方式。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于在学生群体中推进与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意义。参观纪念馆,不仅是能够增进学生们对于红色知识的了解和红色精神的体会,也让我们每一位老师感触颇深,我们要珍惜在山东大学学习的生活,作为医药类专业的学生,今后专注学习,致力于科研,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悬壶济世,精医术修医德,严把药品质量关,为建设富强民主核心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在乐陵市冀鲁边区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了解革命先烈大无畏的英勇事迹,激励包括学生老师每一个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学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虽不能扛枪上战场,但会在学医的这条路上走得越发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