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10日 08:22 点击次数:
看了一部电影,叫《平常心》,尤其深刻地记得里面的一句话——“要想赢得一场战争,你先要发动一场战争。”我深刻地感觉到,作者说的话:“若这世间没有疾病、没有生离、没有死别、没有无知、没有歧视,那便是我渴求的平常心。”
影片从美丽的海岛开始,阳光、大海、沙滩、狂欢让人心醉,然而这个快乐只是短暂的,直到男主角尼德发现他患了艾滋病。男主角在消沉一段时间后,他遇到了他的恋人,但是不久后,他的恋人菲利克斯也患上艾滋病。这时候尼德彻底疯狂了,亲人的不理解,朋友们的远离,都让他痛苦让他愤怒,他像一个溺水的人,拼命想捉住每一丝希望,却怎么也看不到阳光,歇斯底里。但幸运的是,他最终还是振作起来,为自己争取自由,为弱势群体争取尊严。
本影片的背景是1981年的美国,也就是艾滋病的首批大规模出现的时候,但那时没有社会关注,没有医疗救助,没有科研资金,政府采取的是回避不见的态度。人们从最初的不屑和抗议,随着身边越来越多的亲友逝去,开始变为恐惧和无助。
男主角尼德作为首批被关注的艾滋病患者,成立了同性恋者和艾滋病患者的组织。勇敢而直言的他急切想让公众、都注意和警惕艾滋群体。他不断地用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只为了争取到公平的对待。他积极争取社会关注,在这之后,美国里根总统才正视它,公共卫生部门才逐步介入到这一问题中。政府终于开始重“HIV艾滋病”这个群体,但给予的关注还是太少太少了。他和他的恋人在病房里面,亲友面前,许下了一生的承诺,我有一颗平常心,但我愿意将它永远交给你。最后,尼德的恋人和他永远天各一方。
我认为这个影片告诉我们,艾滋病患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艾滋病毒离开人体就会死亡的,所以与艾滋病人说话聊天、一起吃饭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应该放下心中对这种疾病以及感染者的恐惧与歧视。
我们应该坚持洁身自爱,注意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同时,我们要积极传播艾滋病的相关防治知识避免因无知和冷漠导致的感染。“关艾”行动,应该从我们每一个人身边做起!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龚昱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泽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