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12日 09:40 点击次数:
六岁那年我还住在农村老家。一起玩耍的孩子们当中,勇子哥是我最崇拜的伙伴。
他比我大不到一岁却高出我大半头,但即使这样,他的两根筋红背心下摆还是快要垂到膝盖,灰褐色齐膝短裤更是长到脚踝,我猜他母亲大概是想让他直接穿到小学毕业,但各处的刮损开口已经判了这愿望死刑。他身材瘦削,趿拉着大一号的黄褐色旧塑料凉鞋,走起路来整个人似要随衣服飘起来。
他有一把精良的弹弓,弓柄是他父亲用盖房子的边角木料做的,还特意抛了光;包石头的皮带是他父亲割腰带时跟工匠要的牛皮,皮筋也比我们从庄前小店儿里买的塑料弹弓粗一圈。勇子哥每每拿出这重型武器,其他小孩子便肃然起敬,前呼后拥地嚷着去打鸟窝。
找到鸟窝需要跨过庄北的河道到对岸的杨树林中去。初春是最好的时节,南飞的候鸟留下许多废旧的巢,杨树枝刚刚抽芽,没有树叶遮挡视线抑或阻碍射出的石子儿。河床上的薄冰刚刚化开,每一寸泥土都喝饱了水,吹弹可破却又韧性十足,我们光脚踩在上面好像婴儿偎依在妈妈柔软的怀里。
到了树林我们便分头去找鸟窝,先找到的总要大喊一声,这时勇子哥抿着嘴,满脸自信,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肥大的衣服迎风招展,好像上海滩帮会大哥披着风衣亮相,我只跟在他后面都有一种荣耀感。接着,发现者斜向上指指便自觉退到勇子哥身后,只见勇子哥将右手大拇指翘起并四指握拢,冲着鸟窝把手斜伸出去,据说要一直调整到“眉心—拇指尖儿—鸟窝”三点一线才行,这样不仅瞄得准,连距离也能测出来呢!我对勇子哥神乎其技的瞄准方式崇拜不已,尽管到现在也没能搞懂其中奥妙。勇子哥瞄了一阵之后,从兜里掏出一颗啤酒瓶盖儿般大小的石子儿,隔着皮套用右手食指并大拇指捏住,左手持弓柄抬到刚才瞄准的位置,随着自信的微笑变作严肃的绷嘴,左眼挤成一条浅沟,周遭“往右一点儿”、“抬高一点儿”的吵嚷声消寂了,我们都站在勇子哥身后看着他胳膊上隆起一小块儿肌肉,脚蹬地也更结实了,只听“嗖”的一声,大半个鸟巢只“噗”一下就呼呼啦啦地散落下来,剩下的部分松散狼狈地挂着,已是摇摇欲坠。
如今牢牢困在数码世界中的我,每每回忆起这张弓蓄力的少年形象,便总觉得消逝的不止是时光,还有纵身造化的自由与灵性。而让人担心的是,现在的孩子们,跟我不同的也许仅仅是少了那份回忆而已。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郭华昌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孙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