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四年前,你们从五湖四海走进济南,走进山东大学。今天你们又将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各地。你们把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留在了山大,给学校增添了色彩和活力,老师感谢你们!
作为工程训练中心的创新指导教师,我和你们中的很多人,曾经一起奋战过,那电子竞赛的四天三夜、机器人制作以及枯燥的编程,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难忘的记忆。在工程训练中心参加创新培训的同学,有不少人在机器人、电子设计、节能减排等竞赛获奖。我深刻体会到,我们的创新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创新学分、争取保研资格,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兴趣、科研习惯和科学素养,从而提高你们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敢于面对挑战、敢于胜利、勇敢面对失败,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意志。通过创新培训和学科竞赛,你们为自己、为学校争得了荣誉,那年我们机器人团队在南京打败美国西点军校代表队的幸福历历在目。与此同时,你们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为你们出国、保研、进入海尔、华为等世界知名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学留给你们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学历、一张文凭,多年潜心读书累积的智慧,长期师生交流练就的表达,持续创新训练对意识的熏陶,积极团队合作培养的协调与合作,使你们具有了重要的素质和竞争力。
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创新创业教育推到了一个新高度。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向中高端迈进,未来能够引领世界发展,就需要发挥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智慧,打造千千万万个“创客”。山东大学近日与海尔集团签署了2025战略协议,成立山大海尔创新实验室、山东大学创客空间。6月,我代表山东大学参加了深圳国际创客周活动。我深深感觉到,目前政府、学校、企业、社会都在积极为有志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广阔的舞台。
明天,你们将带着新的梦想去远行,去追求新的幸福,开启人生的另一片辉煌。你们是各具特色、充满活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一流人才。你们有创新的欲望,有创新的能力,有鼓励创新的学校后盾,有一片能够绽放奇迹的土壤,在不久的将来将结出丰硕的成果。
今天你们毕业了,或将踏入社会,或将继续求学。看着同学们洋溢的自信,我高兴而且期待。我希望你们谨记“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坚持真理与正义,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秉持“崇实求新”的校风,孜孜以求,不懈努力。我坚信,未来的民族精英和国家栋梁将从你们中涌现,未来的辉煌属于你们,也属于殷勤以待的母校和母校的老师!
凡你在处就是山大,凡你在处,也是山大的牵挂!请大家常与母校老师联系,常回母校看看!
——工程训练中心教授陈言俊
相关链接:
[毕业赠言]王萌:做如水的男子,如花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