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这么笨呢?总是赶不上别人!”学友在参加完大学物理一次阶段性测试后向我嘟囔。其实,我这位学友非常聪明,但不知道掉了哪路电,在这门课学习中虽下了很大功夫,可成绩就是上不来,因此她“怀疑起了自己的智商”。我倒觉得同学对自己的这种判断是一种偏颇。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一位哲人讲过:“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自我。”而要正确认识自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心理学家说:“人们普遍有对自己评价偏高的倾向,而对自己的弱点和缺点却比较‘谦让’,有缩小的倾向。”谁都知道,心理上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并不像身高、体重等生理特征那样客观、准确地容易获得。而准确地认识自我又是保持我们积极健康心态和情绪的基础。那我们到底该怎么来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呢?我觉得应做好三件事:
一是应学会比较。应该说,有消极情绪的同学不是我们中的多数,我们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作对比,在比较中认识自己。如果我们能与积极乐观、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同学比,我们就能找到差距、激发力量、增强自信。同时,在比较中,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取长补短、调控自我,进而提高自觉性和积极性。请注意,我觉得和同学比较是一个极其理性的过程,不能怀着奇异、嫉妒的眼光,而应采取虚心、诚实的态度,应该严于解剖自己、敢于批评自己、大胆肯定自己,打破自我封锁,比出干劲、比出精神才行。
二是应学会悦纳。悦纳谁呢?悦纳自己、悦纳自我,如果连自己都不悦纳自己,那自然就没有了希望。认识自我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但接受自我、战胜自我就更难了。悦纳自我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的一种认可、肯定的态度。这其中涉及到一个人是以积极的态度认可自己、形成自尊,还是以消极的态度拒绝自我、形成自卑的问题。其实,每一名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板,那么对我们自己的长处要千方百计地充分发挥,对自己的短处应能够正确看待,既不能护短,也不能因有某些不足而灰心。这中间要讲辩证法,纠正我们思考问题的片面性和绝对性,尽可能客观地扬长避短,找准自己恰当位置,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自我激发勇气和力量。
三是应学会调控。我总觉得,认识自我、悦纳自我都不是目的,而调控好自己的情绪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怎么调控呢?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等等,都属于应调控的。我们应合理确定自己的理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外界的影响来实现目标;应有效监督好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表现,走慢了、走偏了、走错了的时候,就得强制自己改变;应及时校正思想航向,始终朝着自己既定的发展方向努力用劲,不能三心二意,朝令夕改;应主动克服自己前进过程中的消极行为,比如自卑、嫉妒、抑郁、愤怒等等,自己给自己协调好,来一个内心和谐;应学会自我激励,在困难和不如意甚至挫折面前,自我清醒,自我坚定,自我加油,自我超越,以铁的定力,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试试看,这样来认识自己并不断地修正自己,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