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爸爸去哪儿》开播,就一直受到观众的喜爱,节目收视率也节节攀升,该节目更是将五位明星子女迅速捧红。娱乐节目也正式进入了真人秀时期。同时,这也为国内真人秀节目提供了一个模型,继而,国内各个电视台开始广泛克隆,类似的真人秀节目开始一波又一波的出炉。
我们都知道,《爸爸去哪儿》是从韩国购买版权而引进的真人秀节目,如何将国外火爆的节目成功植入国内,并取得成功,也得花费一番心思,与韩版的《爸爸,我们去哪儿》相比,国内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爸爸去哪儿》大打温情牌,在满足真人秀节目“窥探”明星生活的同时,也将主题归结到家庭中与子女相对沟通较少的成员,即父亲怎样更好地与儿女沟通,呼吁受众重视家庭沟通和家庭教育,因此也得到了回报,获得了成功。同样,从韩国引进的《奔跑吧,兄弟》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成功获得国内观众的热捧。但是,不管哪一个真人秀节目,无论是引进版权,还是国内各个电视台之间的模仿,都是在国外成功节目模式下进行本地化操作。形式也几乎一模一样,都是以《爸爸去哪儿》为母版:即以动漫形式开头,然后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加上各种比较好玩有趣的字幕。写到这里,我不禁有一个疑问,我国娱乐节目之所以这么快的进入真人秀时期,《爸爸去哪儿》可以说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说明该节目是一个成功的,受观喜欢看的娱乐节目。那么,韩国为何就可以制作出成功的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而国内大多的娱乐节目只能购买国外版权从而引进类似的节目,才能俘获观众的心。国内为什么不能推陈出新,制造出真正的具有自己灵魂的、具有特色的娱乐节目,是因为相关政治制度的约束还是限娱令。
但是,不管什么原因,一味的去引进是不对的,我国人口占全球的1/5,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娱乐节目却还要靠购买国外版权赖以生存。当然,我并不是反对向国外学习,文化是自己的,也是全世界的,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好的娱乐形式,但是,在借鉴学习的同时,独立创新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一味的去购买版权,扎推的去引进,去模仿。然后造成国内某家电视台引进国外的娱乐节目,国内其他各个电视台纷纷模仿该家电视台,导致国内真人秀节目泛滥。不容置疑,现在打开电视,各种真人秀的娱乐节目时不时会进入你的视线,近期的真人秀节目就有《奔跑吧,兄弟》、《爸爸回来了》、《我们相爱吧》、《出发吧爱情》、《为她而战》、《浪漫满屋》、《牵手爱情村》、《两天一夜》《花儿与少年》《花样姐姐》、《前往世界的尽头》、《爱上超模》、《中国超模》、《星厨驾到》、《出彩中国人》、《一路上有你》、《下一站幸福》、《我不是明星》、《我们都爱笑》……
中国娱乐节目一直存在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跟风模仿成为了省级卫视的一惯做法。从过去《超级女声》掀起歌唱类选秀节目的热潮,到《爸爸去哪儿》一炮而红而紧跟其后的《人生第一次》和《爸爸回来了》,再到《奔跑吧 兄弟》迅速走红后相继推出的《明星家族的两天一夜》、《极速前进》等,这样的盲目克隆不仅缺乏创新,也会让观众在“千人一面”的娱乐轰炸中容易产生严重的审美疲劳。比如很多网友表示,与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相比,浙江卫视的《人生第一次》尽管多了个妈,但节目内容和形式及选题还是很相似。再如湖南卫视的《花儿与少年》与东方卫视的《花样姐姐》,二者都是模仿了韩国的《花样姐姐》这一档明星真人秀旅行娱乐节目。从节目的播出内容不难看出,两档节目几乎是还原了韩版《花样姐姐》。都演绎了一个海外异域之游,明星们的屌丝旅行。
目前,国内真人秀节目处于盲目跟风,扎堆引进模仿的状态,这需要电视人清楚地认识“鱼”和“渔”的关系,买“鱼“可以,但自力更生,学会“渔”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