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懒懒”的台湾人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29日 10:42 点击次数:

  “懒”在这里不是一个贬义词,更像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悠游自在。来到台湾交流不知不觉已经半个学期之久,今天我也“懒懒”地跟大家聊一聊在台湾的所见所闻。    
  先从浅近的说起,台湾人咬字很懒。想必此时你会心一笑,想起了黏腻的“台湾腔”。Bingo!至今记忆犹新的是饮料店的阿姨听不懂我的“热奶茶”,反而一脸正经地告诉我是“乐奶茶”。“懒”,也就是一卷舌的功夫。其他诸如将翘舌发成平舌是台湾人在咬字上的懒。当然这大多是方言的影响,是一种自根脉而来的文化习惯。入乡随俗,于是乎我也不自觉地“懒”了起来,讲话不再那么字正腔圆。  
  不知道语言上的“懒”会不会影响到个性?在某些方面,恐怕的确如此。在台湾的大学,上课很难准时开始,因为老师和同学们都会迟到,尤其是早八的课 (早上八点十分开始的第一堂课)。但这些都建立在双方舒服而默契的基础上,大概是一种你不需言语我不需暗示的“一起迟到吧”的约定俗成。想起大部分的山大老师同学们总是会提前到达教室,热门课或专业课甚至会提前很久拿书贴纸条占座。偶尔迟到一两分钟的我,总是不好意思地蹑手蹑足溜进后门,走到室友为我留的位子,老师已经是掷地有声地侃侃而谈。一开始难以适应台湾“缓慢模式”的我总是光荣地成为教室第一人,不过现在也做到了打铃后还能慢慢走在去教室的路上,悠悠然然,坦坦荡荡。说到台湾的课堂,因为一般是小班教学,老师喜欢走下讲台到同学们中间闲谈聊天,所以上课的进度也就慢了下来。在这样的“懒”和“慢”当中,自有一种温情和舒适。
  课堂上的“懒”自然而然也就蔓延到课后。台湾同学们平时的功课作业,常常会拖到deadline前一个小时。有一回在六点下课铃响时,看见一个同学火速收拾好东西,边跑边对旁边同学说:“我先回去赶报告啦!七点截止!”说完,已没人影。“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在这儿似乎成了一条全体坚信不移的守则。然而他们总能顺利完成,并且结果常常是perfect,这样的效率令我惊讶。    
  再看看自习的情况。除非考试前一个星期,图书馆里的人真的不多,无论何时何地去,总会有大把大把的座位任君挑选。但是讨论区、沙发、靠窗的座位就比较抢手了,这大概也是“懒”和追求舒适悠闲的一种表现吧。  
  除了师生,学校内外各个小店的老板们也很懒,一反耽于盈利的商人本性。早餐店10点半后就关门,除去饭点不开张,固定的周末公休,时时变动的营业时间,甚至还有些热门的店会傲娇地午后休息。在他们看来,赚钱足够养家就行,不需要赚那么多“无用”的钱,闲适慵懒的生活才是第一目标,是金钱所无法替代的。  
  而最最触动我的是,台湾人“懒”于防备。当我需要一个台湾藉身份证号时,伙伴不多问就告诉了我;当我们住在民宿时,店家毫不设防,钱包、手机、平板随意摊在桌上;当我们在研究旅店的门怎样反锁时,老板说“不用锁啦,没事的”。至今还记得九份的民宿夫妻跟我们说:“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还是信任。台湾人民生活得比较安乐,大概也是因为彼此之间有着信任吧。”
  但是,台湾人在展现他们的礼貌方面从来不肯懒惰。一天中最高频出现的词语就是“谢谢”,下车时乘客“谢谢”,司机“谢谢”,买东西时顾客“谢谢”,老板“谢谢”,下课时学生“谢谢”,老师“谢谢”,别人为你停留电梯时“谢谢”,为你开门时“谢谢”,为你让路时“谢谢”。谢谢声就像太平洋上的波纹始终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让我这个喜欢说“谢谢”的人怡然自得。值得一提的是这儿的“谢谢”跟我们的发音有些不太一样,第二个谢字不是轻声,反而要拖长了尾音。除了“谢谢”,台湾人每天早上,碰到所有人的第一句话就是如初升太阳一样元气满满的“早!”“早安!”每次的街头偶遇,都是热情洋溢地挥手致意“Hey”。 
  台湾的“懒”深入骨髓,但不能说它是一个懈怠懒惰的地方。相反地,台湾人是在用一种更加惬意自然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目标。懒是一种慢速度,懒是一种精致,懒是一种小心翼翼,懒是一种流动在空气中的声音,伏在你的耳边低语“不如再慢一点,没什么好急的。”于是你就真的开始放慢脚步,懒懒地踱步,看那环山公路拐角处绚烂到灼目的凤凰花,看那中正图书馆前趴睡在行人脚下的狗,和蔚蓝天空里在风中流浪的云。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白琰珀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孙倩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