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头顶天,脚踏地,人生全在一口气?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02日 09:22 点击次数:

  莫生气啊莫生气,气出病来无人替。这句话通常是用来劝慰别人的用语,但往往是自己生气时听不进别人这样的劝告。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人活一口气,没有不生气的。正气、邪气、豪气、怨气、怄气、赌气、斗气,上气不接下气,直到咽了最后一口仙气,两眼一闭便永远没了福气。百病皆生于气蕴含着太多历史的教训和未来的可能,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浏览网上新闻几乎每天都会看到“冲冠一怒”酿成的形形色色的悲剧。大到国际关系,小到鸡毛蒜皮,无奇不有,无“气”不有,如此举动,想想何必!例如:出门-开车-赌车-抢道-生气-别车-斗气-斗车-车祸-悲剧。路怒无常,如此等等。当前,改革深入推进,利益深刻触动,时时有矛盾,天天有争议,世事纷纭,物欲横流,单靠生气和冲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生气而酿成悲剧或影响健康的教训是深刻的。人生苦短,草木一春。何不让自己活得更理智、更豁达、更潇洒一些呢?
  生气不生气,首先要看“值不值”。往事如烟,试回想:你为什么会时常生气?因为你与对方站在了相反而对等的立场上,有着与其针锋相对、有得一拚的“一般见识”;有时候你为什么不生气?因为你站得高看得远,有着更上一层楼的“远见卓识”。生气不生气既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又是社会生活中出世入世的方法论问题。双方的“一般见识”针尖对麦芒,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积累的只是怨气和仇恨;一方的“远见卓识”能淡化矛盾,暂缓一时;双方的“远见卓识”才能化解矛盾,标本兼治。 
  生气不生气,要看“总开关”有没有出问题。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至关重要。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怒发冲冠、壮怀激烈;而明末清初的吴三桂却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出于公心,从党、国家、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管生气不生气,都应当立场坚定,斗志昂扬,弘扬正气,勿以善小而不为;出于私心,从个人利益、小圈利益和局部利益出发,任何歪风邪气都是缺乏根基、没有底气的,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勿以恶小而为之。正可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生气不生气,要看“思维方式”有没有问题。康熙年间,在京做了“宰相”(文华殿大学士)的张英,其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问题上互不相让,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助。张英收信后批诗一首云:“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见贤思齐,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六尺巷”的轶事典故由此而来。在人的一生中,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谦和礼让不是懦弱而是宽容,体现的是一种崇德向善的思维方式和文明素质。
  什么事情应当以牙还牙、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无情?敌我矛盾也。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分歧和摩擦不会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如果也不涉及到生命安全,何必大动干戈;如果仅仅是涉及到一点个人利益,或者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意气用事,就要考虑生气带来的健康问题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放弃是一种量力而行的睿智和远见,是顾全大局的果敢和胆识。现实生活中自己遇到的每一个“事件”中,自己既是导演或副导演又是剧中人,只有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才能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正如哲学所言: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们自己书写自己的历史。
  生活变幻无常,怨声此起彼伏。君不见,股市楼市菜市粮市,跌宕起伏;就业就医就学,矛盾重重;下岗上岗竞岗轮岗换岗,岗位无常;评审评定评选评估评奖,褒贬不一;拆迁搬迁拖迁撵迁逼迁,迁怒无常;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无常势。但生命有限,能力和精力有限,个人拿什么来抵御无常?法律手段,申诉途径,更新观念,换位思考,提高境界,转怒为恕,话聊,回避,沉默,运动,娱乐等常规方法,请谨慎选择和参考使用。最好是自己研究适合自己的消气方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逝去的固然惋惜,眼前的更应珍惜。善恶有报,何必计较?心悦安康!谁的健康谁做主。
  说一千道一万,画龙点睛有几点。其一,输在脾气,赢在和气,谦让大气。其二,多看人长处,多想人好处,多帮人难处。其三,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其四,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三思后行结善缘。其五,给自己一个健康,给他人一个吉祥,情谊地久天长。其六,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给生命一个交待。

【供稿单位:党校    作者:白向忠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玉洁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