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闯不进来的“闯入者”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06日 18:39 点击次数:

  热热闹闹的电影五一档终于尘埃落定,我想这期间真正的电影圈新闻不是煽动我们泪点的《速度与激情7》的终结,也不是我们一边骂一遍贡献票房的《何以笙箫默》,而是导演王小帅和张艾嘉对于国产文艺片的无奈。4月30日,《何以笙箫默》、《赤道》、《念念》和《闯入者》同时上映,抢滩五一档。可是后两者却遭遇了滑铁卢,尤其是《闯入者》,这部被誉为“王小帅最好的一部电影”的影片,提名金狮奖、金像奖,主演吕中还获得了第8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首日票房却只有129万元,排片率不足1%。与此同时,同时上映的《何以笙箫默》的首日票房突破6200万元,排片率高达32%。面对这样的情形,导演王小帅无奈只能在微博上呼吁增加排片量,“这可能是商业片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严肃电影最坏的时代”、“现实情况之严峻、排片量之少、拍片场次之边缘,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的观众,请你挺我”。句句透露出一个导演的无奈。虽然王小帅的呼吁得到了众多明星的支持,影片的排片量有所提高,但是颓势并未有太大好转。
  《闯入者》的遭遇不是个例,《念念》也不是它唯一的伙伴。相信大家还记得去年国庆节上映的《黄金时代》,许鞍华酝酿了20年、制作耗费4年、制作费高达7000万、宣传费用过千万、云集了汤唯、冯绍峰等众多人气演员的鸿篇巨制,上映七天的累计票房只有3640万,不及同期上映的《心花路放》的二十分之一。虽然我们都认为票房并不是衡量一部电影优劣的唯一标准,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们又不得不将其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国产文艺片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大奖却做不到名利双收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们的国产文艺片选材都比较沉重、深刻,与观影人群的口味相差甚远,不接地气。《闯入者》虽然有悬疑的成分在,但故事主体还是文革和“三线”题材。私以为我国文艺片的题材大多集中在这两个问题上面。比如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和《归来》,均以文革文故事背景展开故事叙述;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和《站台》讲的都是小城市里面小人物的命运;还有王小帅的《我11》和《闯入者》也都是在三线城市里面展开的故事。再反观我们现在观影的主要人群。根据中国电影家协会组织编纂的《2015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我国主要的观影人群为80、90后:“全部观影人群中,90后人群以17.1%的人口占比贡献了42.1%的票房;80后亿14.9%的人口占比贡献了35.2%的票房;两者共约32%的人口占比贡献了超过77%的票房。”试问一下在这些80、90后之中有多少人会对文革和三线城市的故事感兴趣呢?这些吃着汉堡、喝着可乐、玩着计算机长大的人肯定对美国的英雄主义、日本的萌文化,最不济中国的网络言情小说的兴趣胜于文革和三线。这种电影内容定位和消费者兴趣之间的脱节必然会带来票房的惨败。
  其次,我国的文艺电影在营销方面不敌商业片和引进大片。诚然国产文艺片的制作资金有限,后期宣传受限。可是在现在这样一个新媒体和自媒体泛滥的时代,总是有突围空间的。比如《闯入者》的上映时间和母亲节相近,同时故事情节也是以一位母亲为主线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件营销的切入点。可惜制作团队只会在微博上愤怒地表达对影院排片的不满,却不会利用契机从自身改变。我认为文艺片本来在自身内容上就已经曲高和寡,如果制作团队再自负地认为我们的电影这么优秀,不需要宣传也会大受欢迎,那就真的是大错特错了。酒香还怕巷子深,这时就更应该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自己。
  最后一个使国产文艺片陷入困境的原因就是影片自身的号召力不强。为什么《归来》和《白日焰火》就能够获得成功,而《闯入者》和《念念》就只能惨淡收场?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没有号召力,这里的号召力不仅是影片内容方面的,更重要的是导演、演员等外部因素。就拿《归来》和《闯入者》做比较。从导演方面来讲,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张艺谋不仅蜚声海外,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而王小帅虽说是中国第六代导演中的佼佼者,屡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可是对我这样一个普通观影者来说,基本对他一无所知,电影《闯入者》比导演的名气更大。可想而知,如果两人的电影同时上映,我们都会倾向于前者(除非你是王小帅的铁杆粉丝)。从演员方面来讲也是一样,巩俐和陈道明的号召力肯定大于吕中、冯远征等。
  说了这么多国产文艺片不受欢迎的原因,那要怎样做才能使它突出重围,在商业大片横行的时期找到自己的道路呢?
  上文刚刚说到文艺片的号召力不强,首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号召力。虽说文艺片的内容沉重、不接地气,可是我们可以找有名气、接地气的演员来演。我想如果将《闯入者》里面的冯远征换成黄晓明,效果肯定会不一样。其次,国产文艺片要在题材和风格上做出自己的特色,不要总是千篇一律的沉重。这点可以向欧洲的文艺片借鉴。我虽然看不懂《天使爱美丽》讲的到底是什么,但是不可否认它比《闯入者》更吸引我。最后就是在发行方面,国产文艺片不一定非要在院线和强大的敌人正面厮杀,可以拓展多元渠道。比如避开高峰、转向电影频道和视频网站或者针对文化水平较高的大学生群体做“窄播”。
  虽然现在国产文艺片处在一个困境中,但是相信随着我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和规范,终将会迎来它的春天。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周娟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晓旭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