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懒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13日 09:04 点击次数:
听到揉着睡眼从课桌上爬起来的学友嘟囔:“春困,你知道吗?”——知道的,没精神、打瞌睡、常疲倦,春暖花开时节中的懒洋洋就叫“春困”。行为上的“春困”属自然状态,但思想上的“春困”就叫懒了。一个“懒”字可了不得,作为学生,如若克服不掉懒性,说不定就会春天无花,秋日无果。
俗话说:“一懒生百病,一勤生百巧。”懒,影响学业进步,影响生活质量,历来被人另眼看待。仔细思量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懒状,也是五花别门,多了去了:为没有在学业上集中精力、下够功夫找托词,学习中稳不住神、静不下心、学不进去,把学习上的“努力不够”作为常说不改的“光荣缺点”;有时表面上看学习还算勤奋,但实际没有钻研进去,停留在毛皮上和浅层面,“应付”的色彩真的有;有时懒于动脑,思考问题直来直去,不愿沉心聚气,怕出力流汗;学业之外的事,往往是得过且过,别人推一推,自己动一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手懒、嘴懒、腿懒、心懒之懒状确实不少。
勤劳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也历来都是人们所不屑的。我们今天的懒,实际上是一种陈腐思想在作怪。回过头细细想想,自己懒的原因,主要还是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没有感觉到知识、能力的恐慌,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慢慢就懈怠了,其实这是自己进入了一种自设的误区。当今之世,日新月异,所考验的,是每一个人的心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更不能靠神仙、皇帝。现在和未来的一切美好与创造,只有靠我们自己。没错,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有追求安逸生活的权利。但作为年轻人,我们尤其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和承载的重要使命,这种使命需要我们去主动思考、深刻体悟、积极探索。在努力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这需要我们走出旧思维、破除老框框,去拥抱新事物,开创新未来。因为我们年轻,所以需要做的事确实很多,若懒,没准会一事无成。
懒惰,看似清闲悠哉,殊不知,作为年轻人,长期懒惰便会养成习性,是一种意志的消磨、精神的颓废,就谈不上干事创业。富兰克林讲过:“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消耗身体。”我国古代也有“勤能补拙、懒可致愚”,“勤能敬业、懒可败绩”,“勤能养德、懒可丧志”等诸多教诲。纵观古今中外,但凡有成就的人,都是好学、苦思、勤勉的人。天道酬勤是一条历史的规律。我们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大学生,接纳新事物需要新眼光,学习新知识需要新思维,看待新问题需要新思路,而这一切“需要”的实现,都离不开思想和行动的勤奋。
懒惰思想改不掉或改不完,我们就注定会落后和落伍。有人出了不少治懒的主意,依我看,治懒的根本在于自己。自己得有“无功便是过,不进则是退,平庸即是错”的责任意识。懒学习无以成人,懒思考无以成才,懒出力则愧对使命。尽管说戒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还是要从思想意识入手,“刀口向内”,“自我革命”,下苦功夫,练就学而不厌、思而不怠、勤奋敬业、鞠躬尽瘁的品质和素养,为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筑牢根基。
【供稿单位:信息学院 作者:胡平舸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泽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