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读《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17日 09:19 点击次数:

  又逢周四,刚好是双周,没有形势政策课的下午,显得格外空闲。于是我便决定在宿舍里静静地看本书。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一书是美国公共选择理论印利安纳学派代表人物首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女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撰写的,该书着眼于小规模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在大量实证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发了自主组织和治理公共事务的制度理论,从而在企业理论和国家理论的基础上继而发展集体行政理论,同时也为面对公共选择悲剧的人们开辟了新的路径,为避免公共事务的退化、保护公共事物、可持续的利用公共事务进而增进人类的福利提供了自主治理的制度基础。
我认为,在目前中国社会公共事务中实施协同治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协同治理模式下,由于参与公共事务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就决定了在进行治理时,必须使各参与社会治理主体之间保持协同、合作,以实现公共管理事务效益最大化,达到“共赢”的目的。
  举例来说,在市场和国家之外的非政府组织,他们在教育、科技、文化、环境、卫生医疗、社会服务等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公共事务治理领域的“重要力量”,满足了公众多样化的需求,维护了社会公正,促进了社会和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公众对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为此,政府要不断积极转变职能,改变治理方式,提供优质价廉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努力改善政府绩效,提高政府办事效率。重新审视社会组织的功能,以治理为理念,努力构建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只有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努力,才能解决公共事务的复杂性与政府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非政府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载体,它不但能帮助政府节约行政成本,而且还能填补政府提供物品和服务的“真空”。 
  套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探索公共事务治理之道的本土化应用还需要各方进行大胆的实际尝试。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谢颖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张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