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金融发展与管理创新”培训班学员有感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08日 11:19 点击次数:

  感受山大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自去年10月份以来,德州市50名同志来到山东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到目前在学校已经3个多月的时间了,三个月来,我们与在校生一样,学习、生活在校园里,期间,学校还组织我们参观了校园和山大校史馆,对山东大学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
  山东大学是个学习知识的地方,她很好的诠释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含义。走进校史馆,我们可以看到唐绍仪、老舍、闻一多、梁实秋等一大批民国以来的“大家”在这里沐浴恩泽或者执掌教鞭,为百年山大积淀了历史的厚重。坐在教室里,胡金焱、李铁岗、李齐云等一大批教授、博导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全校更是有8名两院院士和43名双聘院士,近千名博士生导师默默耕耘、教书育人,培养了像项怀诚、周厚健、宁高宁等一大批知名校友走向社会、奉献国家。来到山大,全班同学也较为系统的学习了经济学基础知识,同时对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金融证券等知识有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最为重要的是,大家在这里,不但做到了“知其然”,更做到了“知其所以然”,初步培养了用经济学思维来思考和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大学是个提升素质的地方,她很好的展现了高水平大学是由高素质人才组成的道理。上课时,所有的老师都是提前5分钟到岗到位,精心准备;走在山大校园,每个同学都是那么的青春阳光、彬彬有礼。餐厅人流如织,但秩序井然;自习室座无虚席,但鸦雀无声,整个校园在喧嚣的省会城市闹中取静、大方怡人,仿佛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恍惚感觉,让人不自觉的注意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生怕搅扰了这份宁静。住在学人大厦,工作人员为我们提供了温馨舒适的环境,每当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学人的工作人员总是能够及时赶到、抓紧解决,去年寒假,由于走的匆忙,不少同学把私人物品遗落在宿舍内,学人分门别类的进行了保存,在今年开学报到时物归原主,更让我们增添了一份感动。 
  山东大学是个增长见识的地方,她很好的理解了高等教育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式发展理念。在校学习,每周都有数量丰富的高级经济学讲座、学者讲坛、天人讲堂等学术报告或者名人讲座,不断丰富和提升着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我们是脱产培训,经济学院为我们单独设置了课程,与全日制学生交流接触的机会较少,但就是这50名同学,也是来自德州13个县市区和21和市直机关单位,涵盖了经济、社会、民生、党建等各个领域,大家学习之余,或者聆听名人讲座,陶醉于大家风范;或者互相交流,畅谈工作体会,极大的拓宽了视野、互通了有无,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能力。
  山东大学是个陶冶情操的地方,初春的山大,柳叶嫩芽、迎春绽放,尤其是这几天的春雨,虽略有寒意,但泽润大地,让人不自禁的想起了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在学习之余,充分欣赏校园的花木繁茂、碧草如茵,尽情体会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感受山大,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高校,有厚重、有沧桑、有辉煌,更承载着希望;感谢山大,我们有幸在此学习,有感恩、有压力、有目标,更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

山大学习有感
  春光明媚,学习正当时,紧张而又充实的新学期开始了。经过上学期的磨练,大家已经充分适应了这种节奏,积极投身于学习中。本学期课程依然很丰富,各领域的专家教授为我们倾囊相授,但每个老师在学术上卓有成就,在讲课上却不一定能深入浅出,诙谐生动,往往有些课程听起来晦涩难懂。但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因此需要我们想办法学会听一堂枯燥的理论课。
  
首先,态度决定一切。无论老师讲的如何,他在专业领的理论成就是不容怀疑的,因为本着学习知识虚心求教的态度也要认真听讲。要发自内心的去渴求知识,就像干燥的海绵遇到清水那样贪婪。有同学认为某些课程跟工作内容毫无关系,不知学了有何用,我想起上学期高娜老师读的那篇文章《论无用知识的有用性》,对此我深以为然,一个人学习的所有知识将转化为人生储备,在不可预见的未来也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只有抱着这种态度,枯燥的课才会发生某种化学反应,变得新奇有趣起来。
  方法很关键。我认为一个很好的办法是课前预习,预习课本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为自己下节课要学的内容设置几个问题,带着问题来听讲,在上课过程中捕捉老师不经意间的答案,会有某种满足感,就像吃巧克力时猜对了夹心的味道,带着想象中的甜蜜。另外,记笔记很重要,要记得不是老师课件中的内容,而是为老师课件的理解,可以是某个生动的词汇,也可以是一句高度概括的句子。课间与老师的沟通交流也很重要,如有专业问题,相信老师会给予详细解答,或与老师聊些日常,感受他们对生活和工作的感悟,与优秀的人对话会让自己变得优秀,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肯定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学会思考。学习不是简单的讲授与接受的过程,是我们学习新知识后的思考过程。学习是为思想进步服务的。学习了新知识就要思考如何认识它和运用它。学习是将高度概括的规律运用到具体的,广泛的工作实践的过程,只有将这种新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指导思想我们才能说我们真正学会了它。
  理论是枯燥的,但这是前人费尽心血努力换来的成果,我们应该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追随他们的脚步,走进他们的内心,学习他们的坚持和智慧。

随想
  躺在床上,看着怀里熟睡的果儿,感觉自己很幸福,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让我日夜牵挂的女儿,也有时刻都牵挂着我的母亲。  
  这两天阴雨绵绵,我却一直穿梭在德州到济南的列车上,天气好冷,就像我此刻的心情一样。因为母亲身体不好,只能忍痛把果儿暂时放到家里面,走在月台上,仿佛回到了六年前,那时候的我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考上了理想大学的研究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公务员,好像所有属于大学业业生的好归宿都被我占了,那时候不知有多少同龄人羡慕我,多少长辈夸赞我,我也在憧憬着自己的美好未来,那时候每周坐火车回家,会觉得自己浑身轻松,父母身体尚佳,我也无牵无挂,但有时候也会有淡淡的孤独感,觉得自己是一个人来来往往,也许这就是属于我那个年龄的心理特征,想找到那个能够陪我走完一生的人,志同道合,举案齐眉……火车拉鼻声一下子把我拉回到现实里,六年过去了,我还是一个人来来往往,就像那句话说的,世界上最大的孤独不是一个人,而是牵挂的人不在身边。
  上学期,同学们都说我胖了,“心宽体胖” 就是我当时的状态吧,母亲帮我来山大看孩子,虽然每天我都需要上课、买饭、看孩子,但是忙碌中的我是那么幸福,我生命中最重要最牵挂的两个人每时每刻都在陪伴我,那时候我才知道,虽然上有老下有小,但对于我来说,这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陪伴的幸福,与其说是她们需要我,不如说是我需要她们,支撑我陪伴我走向明天。                           
  我想我就是今天老师上课时候提到的那种人,智商高情商低,上学时候一直是老师和同学们标榜的三好学生,每次考试也都轻松拿到好成绩,我应该感谢父母赐予我的好头脑,但是从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那一刻起,就不能再吃老本了,应该靠自己努力提高情商,在社会和婚姻的这两所学校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认清楚身边的人,这一课我显然要好好学了,为了让女儿开心,让母亲放心,我自己安心,我一定会用微笑和努力迎接我的太阳!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姜皓文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