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舍友去兼职,一直到今天早上七点。帮我们带了肯德基的早餐,自己却回来吃的燕麦。匆忙地吃完,要去上一上午的课。中午一个半小时的午休,下午又是满满的课。这样匆忙的日子,周一到周五,每周两天。
法学院的课程一直很多,在我看来,几乎与高中无异。上课时间不算,这周还要准备3000字的小论文和两个小时的课堂发表,每周如是。“大学的生活,应该是早上早起吃早饭、上课,专业课认真听,选修课看自己喜欢的书;下午去打打球、参加社团活动,晚上看看书”我们的大学,似乎和香港某教授的设想大相径庭。这样的生活确实很令人向往,但这种“猪栏式的生活”真的好吗?
我属于那种随遇而安、性格冷淡的人。大一所有的同学都竞相参加社团活动时,我却自己安安静静地上网、看书、睡觉。舍友们每天写策划、办活动熬到凌晨,我却每天10点睡觉,可以说十分安逸。所有的同学努力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我就像一个旁观者,安静地看着。我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为由,一直欺骗着自己,直到现在。
当我旁观了我舍友这一年的生活之后,尤其是今天,突然觉得自己是多么可笑。舍友与我同是来自农村,没有特长,却十分热情。她喜欢参加各种活动,不为其他,只是喜欢与人交往;她每周打工两天,全在晚上,收入200多元完全够自己的日常开销,加上各类奖助学金,大学三年,她几乎不拿家里的钱;即便是参加社团活动、打工,她也依旧不耽误学习。我今天忍不住问她为何不让自己轻松一点,她却回答,父母给了我们健康的身体和青春,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努力?
是啊,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努力?在我看来浪费时间的社团活动,却为她培养了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在我看来浪费学习精力的打工,不仅减轻了她父母的压力,她的成绩还依旧名列前茅。正如红牛的广告词“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一样,不去做,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张力到底有多大。从今天开始,我要抛弃那种看似悠然自得却十分颓废的生活。f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