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想一个人对着电脑,遭受辐射的摧残,于是简单收拾了几本书决定去图书馆度过这个周末所剩不多的几个小时。路上厚厚的白杨穗堆积起来,踩起来松软的感觉让人的心情轻松了许多,加之阳光温暖,少了冬日的清冷,当真有春光明媚之感。
正午的洪家楼校区里,只剩了稀稀落落的行人,没有人潮的喧宾夺主,静谧的气氛扩散而来,周围的景物也愈发清晰。
每一个到过洪家楼校区的人,最感慨的当属那一排排白杨的风姿。它们茁壮挺拔,沉郁典雅。在白杨的掩映下,身处闹市的洪家楼倒有了几分大隐隐于市的风骨和遗世独立的味道。乍暖还寒,白杨树林重虽然还是寂寥的灰色,但枯叶间可见茸茸的绿色,连着嶙峋的树干都泛起青灰色,好像要溶解这寒冷,看的人欣喜。
路上能遇到的绿色,只剩了半矮的冬青。本来走远的我,却幼稚地倒退回来,想要看看这些冬青。靠近了果然如预想地那样——整棵冬青像是拼接的,顶部大部分的枝头已迸发了新的叶子,淡淡的黄绿色生机勃勃;那些扛过冬日的叶子依旧苍翠,如镀了一层薄薄的霜。我原以为只有枝头或向阳的一面会更早的长出新叶,却猛然发现枝桠深处竟也有不少的新的叶子,小小的团在一起,不过它们的颜色不是偏黄的绿色而是婉约的新绿。那一瞬间我有些感动,即使在没有阳光的深处,也抵挡不住生命的渴望。
蓦地,我听见身边传来喃喃之音,细细分辨出是桌旁的人正在朗读英语文章。我悄悄地离去,但愿没有打扰她的思绪。继续走着,会看到三三两两的人进出图书馆,也有拖着行李箱回来了学生,那轮子发出“咕噜噜”的声响,敲打着空气。而他们所经之处,角落的迎春正盛, 一片灿烂。
当然,这个春天也有无尽的风,有长久贫瘠的土地,而最无奈的是时光短促,然而这些似乎对白杨、冬青和迎春来说并不那么重要,阳光和温度不够,就选择慢慢蜕变;不受瞩目不代表无所作为,依旧小心翼翼地呵护深处的变化;雨露迟迟不肯降临,就选择背靠山坡,洒落花瓣。它们当所有人选择逃离冷风,躲在温暖的室内时,依旧选择沐浴阳光,为自己而战斗。
一个冬日的等待就是为了一个温柔的开始,所以莫辜负了这明媚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