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2015山大日记:文学院本科生 谭佩琦

发布日期:2015年03月06日 09:40 点击次数:

  去年今日,我已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宝林格林大学进行交流。年初美国北部正值暴风雪,窗外冰天雪地,刚下飞机的我在温暖的车内勉强用蹩脚的英语和司机聊东聊西,就在这尴尬而兴奋的氛围中,我开始了这趟奇妙的旅程。
  美国人不仅很有热情而且很有责任感,我和几位美国同学每周一和周四都会到学习生物系的温室义务帮助园主Frank照看花草,打扫温室,Frank也会介绍不同植物的习性。到了学期的最后一日,Frank还请我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以慰劳我们整整一个学期的辛勤工作。
  而来到美国之前,最令我期待的Jeremy Wallach教授讲授的Asian Popular Music(亚洲流行音乐)的课程。宝林格林大学(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作为全美唯一一所开设Popular Culture(流行文化)硕士课程的大学,是全美研究流行音乐的重镇。院系带头人Jeremy以一种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式深入亚洲研究当地流行音乐,这位胡子拉碴的教授在印度尼西亚呆了六七年,他的课信息量极大。外表像个嬉皮士的他,其实是个作风严谨的学院派,用词的丰富性和专业度十分惊人。加上课堂讨论热烈,美国跳跃式的思维实在令我吃不消。于是,Asian Popular Music成了我最爱恨交加的课程。所幸,我遇到了一位在本系攻读Pop Culture master的中国助教周玉,在学姐的家中,她帮我理清了这门课的思路,还推荐许多专业书籍,分享了她研究中国地下重金属音乐的成果,而且每次考试前她帮我解答了很多疑问,拯救了我这个绝望的学渣。后来我还发现Jeremy教授已经完全沉浸在欣赏YouTube数以万计的musical video中,他每次上课都用YouTube的视频做案例,于是我就充分利用这个视频网站去观看不同地域和种类的音乐录像,并用维基百科词条辅佐理解,整个学期下来收获颇丰。
  文化研究学者Raymond Williams曾说过Culture is ordinary(文化本是平常事),美国学者显然赞同这个观点,他们不仅将流行文化纳入了学术研究的领域, 而且采用了平和冷静的态度对待敏感话题,这有利于学术界保持客观和中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组队达明一派是我喜爱的音乐组合之一,作为当时非主流文化的先锋,性别模糊是他们在作品中试图传达的一个观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参与和性别研究有关的课程,其中的一个作业是研究流行音乐中的同性恋文化,并和同学老师探讨。典型的美式教育。
  想起初到美国,人地两疏,到最后离开宝林格林大学,满怀不舍。快乐与惆怅,避无可避,还记得去年今日美国北部正值暴风雪,窗外冰天雪地,不知不觉间开始了这趟奇妙的旅程。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谭佩琦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张颖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