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中人,亦真亦假亦难寻。
却是那——绛珠仙草。
黛玉本是绛珠仙草,为报神瑛灌溉之恩,才下临凡界,注定要流尽一生的眼泪。
一寻黛玉之时,却见她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缓步走向池边花下,望着那深藏在泥污中的花瓣,泪如雨下,道:“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今天花儿的凋谢,是否暗示着自己将来的命运?
二寻黛玉之时,却见她无力地倒在纱帐中,苍白无力的手颤抖着将一封封书信丢入火盆中,一旁的紫鹃泣不成声。阆苑仙葩,就这样拜倒在了被生生扼杀的爱情之下。
潇湘馆外的斑竹,是痴心的证明。
却是那——芙蓉花神。
尤记得晴雯临死前还未见到宝玉,便托丫鬓对宝玉说:我本是天上专管芙蓉花的花神……”然后,就香消玉殒了。
一寻晴雯,却见她爽快和宝玉在院中大笑着,晴雯手中撕着宝玉还有她自己的扇子。不知又从哪院走来一个丫鬓,手持小扇好不雅致,却被宝玉抢了扇子给晴雯撕了去,丫鬓这边红眼抹眼泪,晴雯却笑得开心。
二寻晴雯,却见她躺在床上,病重的她还依旧坚持要给粗心的宝玉补衣服。那用孔雀毛织成的外褂,是西域奇品,当所有人都不会缝补之时,虚弱的她却挑灯将褂子为宝玉补好,如新的一般。
如此爽快明朗的女子,却究随她的芙蓉败了去。
却是那——真应怜。
香菱本生于富贵人家,她的父亲老年得女,取名“甄英莲”,注定了她“真应怜”的一生。
一寻香菱,却见她坐在桌前认真读着一本画着红圈的诗集,手上也不住地写写画画,甚是投入,让人不忍打扰。未过一会儿,便见她高高兴兴地拿着一首自写的诗跑出去了,不一会儿又失望地进来看诗、作诗。
二寻香菱,却见她在荷花池旁,一不小心湿了石榴裙,坐在草地上哭泣,可怜这呆呆的香菱,也终落得个悲惨命运。
根并荷花一茎香,
平生遣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乡。
红楼中人,亦真亦假亦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