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在一场胜利之后,“国足”该何去何从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4日 13:30 点击次数:

  昨日中国国家队和吉尔吉吉斯坦国家队在湖南郴州进行了一场国际友谊赛,国足4:0轻松取胜,在这一场场大胜之后,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为何获胜的“国足”得不到举国欢庆的待遇?我国足球体制和目前发展状况值得思考。
  谈及中国足球,骂声连连是常态。看球的、不看球的,一提国足就是一个字,“臭”。总是在说咱们中国人口十四亿,为什么就找不出会踢球的十一个人呢?类似于这样的追问还有很多。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足球的弱势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体制的问题。
  中国足球在很早就开始探索,开始改革,派年轻球员留洋,我觉得这一点还是很正确的,因为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想培养出巨星几乎是天方夜谭。技术、速度、身体素质、对抗、意识、体能、联赛、足球文化氛围等等,这些都注定咱们目前本土培养不出巨星,那未来行不行呢?体制方面,一直要搞好的联赛以前弄得一塌糊涂,黑哨、假球、受贿,中国足球当年一度乌烟瘴气,现在算有点新面貌了,现在的中超联赛关注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中超的水平也在稳步上升。从我们熟知的广州恒大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同时,这几年足协也开始注重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从大学,中学,小学,逐一展开。逐步发展,让孩子们感受到足球的快乐。
  中国少年儿童的足球起步和巴西、西班牙、意大利、英国等国家不同。在英格兰,一个孩子对他老爸说“我想踢球”,父亲说,“好,我明天给你报曼联青训营”,于是就有了贝克汉姆;在葡萄牙,一个孩子对他爸爸说“我想踢球”,父亲说,“好,我明天给你报里斯本青训营”,于是就有了C罗,而小罗、梅西这等巨星小时候都是在平民窟踢野球、街球,后来被球探相中后接受正规的足球训练的。
  中国没有这种足球文化和出名的俱乐部青训营,足协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也充分意识到校园足球开展的重要性、紧迫性,中国足球的希望在校园足球。校园足球需要没有功利性的、纯真自然的氛围,可是在中国目前的大环境下,诱惑很多、功利心较重都导致好的足球氛围难以实现。唯有回归校园足球,还孩子一片足球乐园,中国足球才有未来。
  中国人口众多,但踢球人口相当少,前几年的统计中国注册的球员只有6000多人。从长远看,培养更多的足球少年非常重要,足球就像金字塔一样,唯有金字塔的底层扎实了,才会有更多塔尖上的精英。眼前的这些国字号球员,选来选去就那么几个人,竞争性不强。反观其他国家,踢不好能入选国家队吗?
  不像其他出成绩快的运动,足球还得从娃娃抓起。原央视足球解说员刘建宏说过:“家长们只有放开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去踢球,去享受足球,如果一味的想孩子踢球能带来什么,怕自己的孩子受伤,不愿意让他们踢球,那么中国足球永远没有明天。”按照目前中国足球全方位落后的现状,优秀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和好的青训营、足球学校紧缺,建立完善的制度体制和科学的管理,就算是规划一百年,五十年也不为过。球迷需要耐心,中国足球更需要耐心。
  虽然人们总是在骂国足,但是毕竟他们还是我们自己的球队。“孩子是自己的好”,中国足球就像我们广大关心中国足球的人的孩子,即使你喜欢巴西的狂热,或是西班牙的细腻,中国队才是我们最终的归宿。
  希望我们的足球能赢得未来,而不是现在。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马如倩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靳悦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