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之“最”, 宁肯舍弃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4日 16:59 点击次数:
11月8日,浙江杭州25703名排舞爱好者共跳《舞动中国》大型排舞,创下“最大规模排舞”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无独有偶,短短5天之后,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又成功打破“最多人在床上吃早餐”的世界之最纪录。再回望2014年过去的11个月,这样依靠人数之多创造的世界纪录还真不少。5月19日,青岛创下最多人一起喝酸奶的纪录;6月22日,北京创下最多人同时做平板撑运动的记录;9月13日,宜春创下最多人洗脚的世界之最。一项又一项“捷报”传来,频频之“最”不禁让人慨叹: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热衷于追求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样的世界之最真的有意义吗?
依笔者之见,这些都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样浅薄的名利观作的祟。自身实力不足,因此巴不得找一些虚名来装饰自己,仿佛头衔越多,本身腹空无物的现实就可以被遮掩,正是应验了那句“半桶水叮当响”。细看这些创造了世界之最的活动本身,多是商家的炒作和影响力不足活动的亡羊补牢之策,举办者就想借着“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噱头,用这种看似世界级别的肯定,来撑起自身的腰板。可是反过来一想,为什么这些活动每每沾上世界之最的边,就可以顺利的收获众人目光,达到举办者预想的效果呢?
总的来说,也还是与群众所渴求的自信心有关。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人人都不把世界之最当回事,纵然举办者做多么轰动的宣传也难以有成效。因此,可能正是曾经积贫积弱的屈辱近代史给我们的民族太多创伤,让我们在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时候,恨不得马上证明自己的实力,让别人肯定和羡慕,成为“世界最强”。正是人人的这种心思,让吉尼斯世界纪录热一直在中国高烧不退,各种记录涌现:最大月饼、最长卷饼、最大南瓜饼……可是,这样的“之最”真的有意义吗?
就拿杭州的最大规模排舞之最来讲,当天杭州正在下雨,阴冷潮湿的天气情况根本不适合户外运动。淋雨拼记录,如果参加者出现身体状况也是得不偿失。可是当地旅游部门为了这个世界之最不顾具体情况,不仅没做到父母官以人为本,也违背了运动精神。再说那些食物之最,每每申报成功之后,人群狂欢分享,可是大部分还是被浪费了,这样既没响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中央号召,也错误制造了砸钱要纪录、铺张无畏的印象,严重损害了老百姓心中政府的形象。以此及彼,除了个人特异功能获得纪录肯定之外,中国吉尼斯世界纪录热催生下的世界之最,多是劳民伤财、重贴金轻实质的浮躁之举,刨根问底,对群众生活、社会发展都没有一丝裨益。
自信心的树立靠的是实力,有了实力说话才有底气,没有实力,即使有再多如雷贯耳的虚名,走出去还是会胆怯。中国在发展,群众也应树立起正确的名利观念,如此的世界之最宁可舍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创造财富推动社会进步上,让这样虚浮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热消退,恢复重实质不计较名利的良好风气。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张慈梅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杨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