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听勒克莱齐奥和莫言对话文学与人生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6日 17:17 点击次数:

  [本站讯]12月16日,冬日初升,岁末的寒风似乎比往常更加凛冽,今天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天。早在几天前,中法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和莫言将齐聚山大进行对话的消息已传遍整个校园。激动的心情过后便是一票难求的局面,不管是文学爱好者,还是慕名者,大家都将目光聚在了这两位文学家身上。
  讲座开始前半小时,知新楼三楼已是人头攒动。报告厅周围,众多保安把守着前后入口,查票环节比往常愈加认真细致。进入会场,观众席已坐了大半,其中身穿鲜绿校服的中学生尤其惹人注目,校内外各家媒体整装待发,工作人员紧张地维持着现场的秩序。
  上午9点整,现场忽然沸腾起来,勒克莱齐奥和莫言终于在万众瞩目中走进报告厅。各家媒体最先反应过来,摄影记者们纷纷发挥自己的职业精神,观众们也按捺不住激动之意,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两位大师如此受媒体关注,跟近两年的“莫言热”、“文学热”不无关系。自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中国大地迅速掀起一股“莫言热”。这股热潮引发的一系列经济效应自不用多说,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文学事业发展的一次契机。“莫言热”引发了“文学热”,这也让我们看到文学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勒克莱齐奥和莫言的对话中,两位大师都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勒克莱齐奥讲述了自己贫苦的童年,那个年代非常黑暗,但是后来当他接触到文学的时候,还是燃起了希望。莫言谈到了文学与人生的相互影响,列举很多人物传记,其中某人看到某本书以后突然作出重大决定,然后由此改变自己人生的方向,改变自己发展的道路,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由此可以看出文学对人生的巨大影响。
  长江学者、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许钧教授担任了此次对话的翻译。严格说来他也是位“大家”,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布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这些作品的汉语译本都出自于许钧先生之手。他与勒克莱齐奥有着30多年的情谊,翻译起来相当得心应手。
  此次对话的主持人,长江学者、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调侃,“挨饿对于获得诺贝尔奖来说是一个必要条件”。的确,苦难是人生的痛苦回忆,但也是巨大的人生财富。“对于人生的苦难有深刻体验的人才可能对人生有更深的理解。”这是陈炎评价两位大师的话。书写苦难,能够触发人内心最真实最接近灵魂的情感,这也是大多成功的文学家都有痛苦经历的原因。
  然而,单单拥有苦难的过去并不意味着就能拥有成功的未来。正如勒克莱齐奥所说,“我作为作家,按照100%来说,有80%靠的是努力工作,5%靠的是天分,还有15%主要靠各种机会。”莫言的做法则是,“把自己对人生最宝贵的体验写进去,对个性化的体验也写进去。”
  聆听大师的讲话,其意义就在于他们的话会带给我们人生各种各样的思索。无论文学还是人生,都需要自己成全自己。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李希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