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小时前,结束了上午的第一节课后我准备赶往下节课的教室。由于路上走神,我没有意识到耳边刺耳的鸣笛声是背后的三轮助力车的示意,同行的舍友把我拽到路旁,我才回头发现了这个情况。我有些尴尬,正欲开口道歉,助力车上的老人劈头盖脸就是一句“你是聋了吗”,他凶狠又理直气壮的神态在那一瞬间刺得我哑口无言。现在想来,当时的心境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五味陈杂,席卷而来的莫名的委屈、头脑转不过来的呆滞,和随后占据一切的愤怒。一段不到一百米的路,不到十秒的等待,一句话,但是对我来说确实巨大的冲击。目击全过程的舍友后来说我“傻了吗,怎么不反击回去”,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就算再委屈,我自认实在没有向一个陌生人口出恶言的勇气,即使是对方先向我“开战”。心中某些和蔼的温柔的脸霎那随之破碎。老人和世界,一些观念就此改变。
一直有在关注新闻,知道曾经由彭宇案掀起的关于老人的种种话题在今年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从最开始的“摔倒”到“让座”再到所有可能产生纠纷的事件,只要主角换成老人,就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手机新闻里关于各种老人的是非开始让人疲劳,而“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都变老了”俨然成为这个社会热点最深入人心的解读。数不清的纷争和随之而来的矛盾,一时间让人无所适从。
在自己亲身经历前,对于这样的新闻我向来没有太大的感觉。或许是因为自己家里有慈祥的老人,又或者是从小受到的教育一直教导我们以善意的眼光面对这个世界,下意识地不愿意把他人的故事和自己的认知相联系,直到赤裸裸的恶意向我袭来。很抱歉我不得不说,现在的我一时难以再以一种客观的角度看待这样的问题。
可是难道就因为有恶人的存在我们就否定这个世界的善意了么?协会里退休了的可爱的指导老师,见着面总是会挽着你的手说话,教学楼里热心的门房大爷甚至是食堂里好脾气的大妈。回头想想你总会发现,就算你遇见了怎样的不公,这世道总归是良善之人多。你应该学着保护自己,要有坚强的壁垒,保护自己不被伤害、不会难过。但仍应该葆有善意的眼光继续生活,毕竟所有的愤慨总会过去。就像现在的我,回复平静,生活依旧,同时学着更理性去看待来自陌生人的不友好,一味地指责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无意义地浪费自己。生活因此而改变,却也什么都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