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风波颇多,和李娜退役的消息一同挤头条的,还有苏格兰要自由被拒这个重磅消息,还有阿里巴巴上市,总结起来就是“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始了,而一个时代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我不是李娜的球迷,所以目前没有退票的纷扰,没有完整看完她的一场比赛,但是当听到告别时,心里还是一凉。
首先是遗憾,她不能在家乡于赛事元年武汉参加这顶级赛了,在家乡粉丝、万千球迷面前打球,照我这个俗人理解,该是多么爽的事啊,想想去年卡卡为赶上世界杯末班车急急地加盟AC米兰就可知一二。(说到这个话题不免伤感,最终未能如愿的卡卡,叶落归根的卡卡在巴西还好吗?没有一支队伍如今真正需要他,他需要珍重自己。)
但是李娜此举其实不难理解,他多年来与自己的祖国的纷纷扰扰终于尘埃落定,在职业生涯的最后时刻,她不愿意在家乡引起更多的争议,“祖国”二字给她带来的压力远远大于动力。还记得她给湖北体育局领导的“黑脸”吗?还记得她在球场上对中国球迷大喊:“闭嘴”吗?还记得她与中国记者的一次次口水战吗?“枪打出头鸟”,李娜这只高飞的大雁,在出头了十五年后,早已是伤痕累累了吧。
于是李娜的最后一场比赛竟是在遥远的英国温布尔登,那个诡异的下午,她被爆冷,结束了原本期待夺冠的征程,面无表情。接下来是一串急转直下,教练离去、膝伤复发、赴德治疗,一再退赛,最后,是那个其实时刻萦绕在我们耳边,但是没有人愿意听到的消息。
当她挥一挥手,作别英伦的云彩时,没人会想到,那是最后一次吧?
当然还有欣慰,15年的征战给她不年轻的身体留下了累累伤痕,许多运动员都是这样,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其实是别人难以言说的苦楚。她和他们不一样的幸福就是,终于不再过苦行僧一样的生活,不再为几个积分满世界奔波,不再面对媒体的严苛和商业赞助的压力。也许退役的决定作出只是一念间的事,早上醒来,浑身都疼,心想,让这一切都结束吧。
为人妻、为人母,退役后的女运动员是幸福的,克里斯科尔斯不就是吗?23岁早早激流勇退,再有了一切后复出,竟然拿下两个大满贯。但是李娜不会了,终点就是终点,不会再跑一圈,她已经32岁了,要复出得有多么高的高龄?她更不会像心急加手痒的辛吉斯,同样是32岁,还可以玩票似的打双打,竟然还可以拿到大满贯的双打亚军。李娜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度呢?早已随着关节的磨损渐渐磨平。辛吉斯有资本打打停停,因为她本来就是闹着玩的,李娜呢?恨不得将身家性命都赌上,消耗过大的打法让她如何还会有继续下去的动力?
09年,世界排名23位的李娜,如果不选择“单飞”,依然在体制内享受着一切好处,小富则安地挣着奖金,也许她会麻木地一直打下去,只要“国家需要”。但是她选择了勇敢闯一闯,于是开天辟地,一个新时代,烟花般美丽的时代。
最后我还是小小地忧虑一下,没有了李娜,仅仅靠几朵小花,央视还会转播女子网球的比赛吗?还会有人关注女子网球吗?很多人就是为了看中国运动员,赢了喝彩输了骂娘,对于他们来说,网球会不会更无趣呢?
李娜的同行,倒是齐刷刷地送上了告别祝福,不管是完成作业还是真诚,也许她们心里也在思忖,自己的这一天,终会到来的,没有人能跑赢时间,“跃进”的中国人也不能。
之于我们,也许我们爱的他们,终有一天也会老去。阿加西那头飘逸的长发已消失在红土与风尘中,辛吉斯美丽的线路只在梦里可寻,费德勒在十七与十八间恋栈、徘徊(在退役前来上海好不好?),我们的莎娃、小德、纳豆呢?
事了拂衣去,每个人都会有谢幕,其实不用有什么姿态,静静离场即可。
终有离场,终不散场。告别可期,后会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