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通宵自习室并非人人皆适用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19日 14:30 点击次数:

  “学校发福利咯!图书馆从即日起增设考研自习室,并延迟至24时闭馆。”华东交通大学图书馆这条微博发出后,同学们纷纷转载。据了解,该校图书馆在南北区分别开设一个考研自习室构成“考研小区”,满足考研学生需要,被学子赞为人性化举措。(12月17日 《信息日报》)
  随着2014考研日的临近,多数考生开始进入了紧张的冲刺复习阶段,另一方面,随着期末考试的来临,考试周的到来也让不少在校大学生开始“奋发图强”,甚至有不少国内高校出现了自习室供不应求的现象。国内不少像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样的知名高校也为学生开设了通宵的自习室。
  现在有不少的学生认为,评价一个大学的学风是否浓郁、考量一所大学的学生自觉程度,从这个大学的通宵自习室的设置程度就可以得出一个客观的结论。不可否认,这种观点的确有其合理性的存在。像清华、北大这些国内顶尖的一流大学,有不少的学生选择通宵自习,并且也的确是对他们的学业有促进的。但是,并不是所有去通宵自习的学生都适应这种“疲劳战”的学习模式,通宵自习这种不健康的学习方式,对于一部分学生仅仅是通过对于体力上的消耗来达到一种心理安慰,实际上他们通宵的学习效率远远低于平常的效率。这种通宵自习不仅影响了一天的休息,也不利于第二天的精力恢复,即使是对于年轻力胜的大学生,通宵对身体的危害也是不应小觑的。
  通宵自习室的开放在管理上也会造成许多新的问题,对于夜不归宿的学生的管理、对于夜间自习安全的保障,都会给学校的管理带来许多隐性的新的挑战。而且,当下有许多大学生对于通宵自习是抱着一种“临时抱佛脚”的心理,这种妄图一蹴而就的想法在大学生中十分普遍。业精于勤荒于嬉,只有在平日里每天的学习才能真正的达到学习知识的效果,通过考前的通宵学习获得的成绩,即便是得到了理想的分数,也会在知识的真正掌握上大打折扣。
  我们应当鼓励这种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但是不应助长此类特殊的学习模式。通宵自习的学习方法只适用于一小部分的学生,为方便他们的学习而设立的通宵自习室能够体现学校人性化的管理方式。通宵学习不应该被过度的赞美和提倡,不分昼夜的学习势必会导致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和抵抗力的下降。学生学习应该下功夫于平日,而不是指望着通过透支体力的通宵苦读赚取考试分数。掌握好度的把握,将通宵自习室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好,这是大学管理者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崔敬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依盟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