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每当古筝曲再次重现三国历史,《历史的天空》那熟悉的旋律响起,虽未细细品读过《三国》,却总是怀想那些雄姿英发、逐鹿中原的英雄,却又总是哀叹那滔滔江水送走了不知几度夕阳、几番寒暑。
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岁月啊,“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人生易老,时光如水,无论是当年横槊赋诗的曹孟德,还是大唐气象中的李太白,都免不了这种慨叹,这慨叹也让芸芸众生延续了千万年。
人啊人,我并不是伤感于这滚滚历史烟尘的无情。李白豪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其实绝不是狂言。人活一世,不求富甲一方、权倾朝野、轰轰烈烈,但求无怨无悔,毕竟流芳百世的凤毛麟角,平平淡淡、淡泊宁静也许才是平凡人追求的恩赐。
一直感慨海子的善良,善良到那么真诚地把上天施舍给自己的单薄如闪电般的幸福分享给每一个人,善良到就是遗世独立地死去,仍希望陌生人的尘世成为事事如愿的天堂。然而我们不是海子,我们比他幸福得多,至少我们不用在很小就背着比自己还高的竹篓打猪草维持生计,至少我们不曾把盐炒白菜当作美味佳肴,至少我们有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关心……相比之下,我们原来这么幸运。
然而很多人不知足。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有时候无颜面对昔日最朴素的文明。 “人之初,性本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变迁,我们或许迫不得已或许身不由己,变成了自己从小就嗤之以鼻的那类人,做着良心一直深恶痛绝的那些事。
虽不深谙儒学,但我一直深信着孔子的那段“吾日三省吾身”。一天一年一辈子,是良知在敲打着灵魂。巴金先生和妻子萧姗患难与共,互相搀扶,度过了最艰难的几年,那个黑白混淆的年代,他们一同步履蹒跚地走了过来。当硝烟散尽,暮年潜心写作《随想录》,不允许自己思想上任何的黑暗和瑕疵,作为“中国文学的良心”,他老人家当之无愧。
而今,在这个精神匮乏的时代,听闻了已是风烛残年的季羡林先生不为人知的处境,想象老人家紧紧握住朋友的双手热泪盈眶说不出话的复杂的表情和心境,不禁潸然,为什么总有那么多冷酷和丑恶和善良相对,为什么物质的魅惑在一群人的心中可以超越人格,反思吧!看照片里老人家和蔼的笑容,可忍心去毁灭它,将其让给亵渎世人的虚伪与狰狞!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相信人性本善,这是儿时接受的教育,以后也“根深蒂固”,无可取代。看“感动中国”,总会流下感动与自豪的眼泪,感动于平凡人给予这个世界的温情,自豪于生活在这个弘扬爱的社会。但是,请不要仅仅感动于那些好人的事迹,如果说那些好人代表着社会的良心,我们每个人都代表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良心。
做自己该做的,担当生前事;
然后安然离开,何计身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