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老图书馆

发布日期:2012年07月05日 15:10 点击次数:

  如果允许我用两个字来概括学校的图书馆,那就选择“厚重”吧。
  这是区别于虹霓的轻浮的“厚重”,不需要一切浮光掠影的衬托与陪伴,在里边,感受到的是一种隔绝尘世的喧嚣的宁静,每个人都用双手捧着自己的那片世界,没有打扰,也不纷乱,夏日里窗外鸟虫的鸣叫已经成为一种伴奏。
  站在图书馆外边凝视里面阅读的身影也不失为一种享受,看着那些或眉头紧锁或笑意盎然的脸庞,其实这就是一种简单的幸福和快乐。温暖的阳光透过矮矮的窗子洒满一地,既然无法拾起那就选择拥抱吧,倚着墙席地坐在满怀的阳光里,双膝托起来的又岂仅仅只是一本或薄或厚的书而已呢?舞动的笔端也似乎正在渐渐失去活力,不断的点着头却又几次落在能留下痕迹的缝隙里,架在镜片上的眼睛一刻不停的进行着旅行,书的最后一页便是这段旅程的终点,其间,它不断吸收着雨露,也一直在经受着风霜,但是我们依旧能看得见它要走到最后一步的坚定的神情。
  最喜欢走在夹层的楼梯上的声音,“咚 咚”的是自己沉稳的见证,楼梯下面则堆满了捆好了的旧书,有时真的实在是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四顾无人,便跪在楼梯上,极力俯首把眼睛凑在书脊上看一看书的名字,因为已经无缘阅读书的内容了,即便只是看看书名就已经是极大的满足了。此情此景,真的像是一个教徒在虔诚的跪拜,只不过教徒们跪拜的是一些飘渺的信念,而我们跪拜的则是另一个桃园。
  同样喜欢在旧书堆里打转,就算是不看书,也要使自己沾染一身古旧的气息。吸引我的是用俊秀的繁体字精心写下的小注,绝非今日的乱涂乱画乱写意见,而且这些小注已经几乎是脱离书本独立存在了,如果可以,结集出版的话肯定能听的到一些睿智的人的睿智的话语。看着这些近乎是艺术的小注,虽然不知道原先是谁曾经读过,可一直自认为接触了闪着灵光的书本便是接触了前人的灵光。
  轻轻掸去书上的薄尘,就像是打开一段尘封的历史,有沧桑,有迷茫,也有找到目标的坚定。最先感受到的并不是书本所力图展示的内容,而是那段被历史所尘封了的味道,是一种淡淡的书香,透露着古朴的凝重和历史的沧桑。把书紧紧的抱在胸前,尽量低下头用鼻子去感受沉重的历史的味道。以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仪式的态度来对待这段历史,这本书,这本闪耀着前人灵光的火花的思想集。
  二楼和三楼是见不到阳光的,而且过道较为狭窄,要是两个人想同时走同一个过道,甚至需要侧起身子,贴近书架,一个作暂时性的静止才能顺利的穿过,在这种情形下,席地而坐就多显不道德了,除此之外,没有了温暖的阳光的照射,说不定还得多跑几趟厕所来作这不道德行为的补偿。
  可是,
  暖气片很矮,正好是凳子的高度,又很长,可供两个人相安无事的坐下。
  于是,
  不知道从何时起,暖气片上又成了读书的好去处,到现在已经俨然成为了一种传统。抱上厚厚的一摞书,在靠近窗子的暖气片上抢占一块自己的领地。暖暖的,可能是水的温度也可能是前一个人留下的余温还未消散,不管是哪种吧,反正得到的是同样的温馨的感觉。
  也许你会说,“书是可以借的,直接借出来拿到一个更舒服的地方不是读更好吗,又何必对一个暖气片苦苦相争呢?草地上,小树林里都是有读书的感觉的地方啊。”我也承认的确是这样,可是在脱离了图书馆的厚重之后,一本书呈现出来的还是它本来的厚重吗?在一个清新的空气里还能读得出历史的沧桑与悲沉吗?轻松一点的书可以选择这种方式,以便让自己获得一种更为轻松的感觉和体验,但是相对厚重一点的书还是在充斥着那种厚重气氛的图书馆内完成吧。
  从图书馆出来,在门口停留一会,抬头看看天上的云,广场上嬉戏的孩子,感受一下风的气息,仿佛有一种重返人间的感觉拉动着自己全身的神经,图书馆的后面有一个小花园,这个时节的古藤上缀满了紫罗兰,很喜欢那些把结婚的照片定位在这里的夫妻,相信他们知道除了这浪漫的罗兰,更大的意义在于这堵白色的墙后面所蕴含的太多太多的誓言,不用言传的。
  虽然手上还抱着或重或轻的书,其实不仅仅是书,是图书馆的厚重的一部分,也就是抱着整个图书馆的厚重,能感受得到我们也是厚重充实的,迈出的步子都是沉稳踏实的。
  走在路上就算是背着大大的书包,还是喜欢把书直接抱在怀里,就像是喜欢拍照的人整天把相机挂在脖子上,不过他们记录下的是照片的景象,而怀里的书本或者是什么都没有记录下来或者记录下来的是人生的启迪和感悟或者是几点见于平常之言的哲思。
  书是厚重的,图书馆是厚重的,也会促使着读书的人慢慢的往厚重上靠拢吧。
  如果允许我用两个字来概括学校的图书馆,那还是选择“厚重”吧。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毕慧婷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张语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