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有棵无名树
发布日期:2012年06月06日 10:15 点击次数:
无名树,并不是真的无名,而是起初我不知其名,称之无名树。
我经常与它擦肩而过,甚至在它的怀抱里逗留与徘徊,但却从来没有留心过它。
直到我无意中触摸到它,浑身为之一颤,就像触电一般。定睛细看,从内心深处发出对它的尊敬与崇拜之情。
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清晨,我依然像往日一样在图书馆后面那个静谧的园子里晨读。手捧厚厚的书本,在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走廊里来来回回地踱着优哉游哉的步伐。突然间,浑身为之一颤,就像触电一样,不由得顺势把目光从书本上移开,循着缘由找去。却发现我的手正无意中握着一根树干,不,那绝不仅仅是一根树干,我感觉到它是那么的结实、狰狞而富有生命力:深深的裂纹已经爬满了它那沧桑的皮肤,它从这个孔爬到那个孔,又从那个孔钻到这个孔,紧紧地、死死地、拼命地抱住了整个走廊镂空的围墙。
这是什么树?这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啊!是那么的结实与厚重,是如此的砥砺与狰狞,又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却又高不可攀!我不禁为之感叹,为之感动,为之百感交集!
我定要好好观察一下它,观察一下我天天与之相见却又视而不见的它。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环顾走廊的围墙与廊顶,密密麻麻、麻麻密密都爬满了与它类似的树干。
啊!不是与它类似,这一切全都是它自己的成就啊!
对,全都是它自己的成就!由根部而始,生一个主干,既而两个干,三个干,接着四个枝,五个枝,六个枝……它!爬满了整个走廊!刹那间,我似乎明白了我摸到的那个干为何紧紧地、死死地、拼命地抱住这镂空的墙壁,它的皮肤为何爬满了深深的裂痕,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密密麻麻、麻麻密密地爬满整个围墙。
我庆幸每天能够在它的怀抱中读书,更庆幸自己能在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时与它结识。在这样的地方读书,你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力量,说不清,道不白,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正是这种力量鼓舞着、催促着、甚至是鞭策着你前进、前进、向前进!
时光像手心里的沙子,你攥得越紧,它却流得越快。转眼间,冬天过去,春天来临,三四月份的山大校园实在是太美丽了,花花草草,枝枝叶叶,都足以撩动那尘封了一个冬天的心海。山大学子,外来游人,青春结伴,三三两两,漫步于山大校园之中,徜徉于迷人春色之怀,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
但我情有独钟的依然是它,依然是那令我为之一颤的它。
春天来临,我依旧像往日那样在它的怀抱里读书。看见它的叶子渐渐地发芽,慢慢地长大,先是浅黄,继而是黄中带绿,然后绿中带黄,最后绿色霸占了整个叶子,由浅而深,直到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它在春天里复苏与成长,似乎隐隐约约可以感觉到自己也在成长,在它的怀抱里点点滴滴地成长。
前些日子,回了一趟家,及至返校,两个多星期过去了。
当我像往常一样走进它的怀抱时,再次惊异于眼前的一切。它,竟然开花了,一串串紫色的花瓣是那么地楚楚动人。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漂亮的花儿。就在刹那间,我似乎对它有了更深的了解:原来它就是小学时已深深铭记在心的紫藤萝!遥想小学时候,正是朗读着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长大的,我依稀听见我在高声朗读: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宗璞先生对紫藤萝花的描写,可谓“登封造极”,她从紫藤萝中体悟到了生命的价值与终极意义。我不由得追问:我所认识的“它”,给了我什么?
我想:
它的结实与厚重,是生命的结实与厚重;它的砥砺与狰狞,是生命的砥砺与狰狞。那么,它的平易近人却又高不可攀呢?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高尚品格吧!
它,就是紫藤萝,但我依然想称之为“它”,称之无名树。因为,人、树本无名,它在,我在,足矣!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张新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金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