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辞
发布日期:2012年05月09日 11:29 点击次数:
作为我年幼时一部唯美而悲剧的史诗性传奇,它带给我的只是幽暗与阴郁的布景,那是那个年龄不会有也不该有的哀愁,终无法应和。而在逐渐积累的年岁中,慢慢渗透在生活中一种淡淡的雅致与一池春水般的唯美,又记起了它,毫无疑问。
于几百年后的今天,再回到那个无比强盛、浮华、绚丽的帝国,随之走来的穿着艳丽的女子,在笼罩着阴郁气氛的宫殿游走,而那统领后宫、权力不可侵犯、有着比男人还要大野心的女人,此时正在孕育一个有着同样有胆识、有魄力,梦想接近最高权力的太平公主。在连月淫雨终结的那天,婴儿呱呱落地,如同赐福般结束了阴霾的气氛,带来一片祥和太平。这个婴儿带着至尊的高贵身份,从一开始,就为她华丽的生命敲响了丧钟。
带着那种神的印记与无比尊崇的荣耀,在强大的母亲的庇护下,任性而纯洁的生长着,从一个婴孩变成了亭亭玉立、倾国倾城的公主。长大的女孩心中总有些好奇,就在上元灯节那天,遇见那个改变了她一生的人——薛绍。
这是影片最令我记忆生动的一个场景:挂着两行清泪的太平,伸手揭开昆仑奴面具,饱含十六岁女子应有的羞涩却又不同于平常女子的率直对着那张明媚的脸久久凝望,出神,数十年被禁闭的懵懂有了一个清晰可见的形象,仿佛面对的是整个幽深的男人世界。
只是为了一种信仰,为了信仰而坚持的理想让太平有了勇气请求有着巨大权力的父母赐予自己一个驸马,但却酿成一段灾祸,太平的婚姻最终成了权利的牺牲品。一切为之付出的努力,一切的爱的信仰随着薛绍的死亡而终结,当那个有着她所有爱的企望的人儿将剑刺入自己胸膛的时候,太平终于明白了那曾经带给她无尚荣光与至尊地位的权利的可怕,开始领悟到她的哥哥、父亲以及母亲那永远晦疑莫测的表情之后深刻的背景,开始理解这让人前赴后继、宁可舍去生命也要夺取的印记的孽债。
那是薛绍为了保护家人而近乎懦弱却用尽意志与生命教会她的,就像他临终前的话:爱情,意味着长相守,意味着两个人永远在一起,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就像峭壁上两棵纠缠在一起的常春藤,共同生长繁茂,共同经受暴风雨最恶意的袭击,共同领略阳光最温存的爱抚,共同枯烂腐败,化作坠入深潭的一缕缕烟尘。
而当这一切作为回忆从太平的口中一一倾诉时,便觉凄婉、绝美,让人想起一个美艳的妇人,静坐于无边的寂静中,暗暗与周围的冰冷宣战。
人生百态概莫如此,从来善恶相间,从来爱恨交织,一切悲伤、失意、生离死别,一切阴晴圆缺,皆为自然,而为人常态,要学会包容,要学会只观其形,而不为其所动,不为其所伤。
但这次,她所面对的是她母亲,给她百般呵护的母亲,随着太子弘的意外身亡,随着显的放逐,还有整日沉迷于皮影戏、和善而无能的父亲的死去,她了解到人的狠毒。她的母亲拥有连她自己都不愿提及的狠毒心肠,即使血肉相连,终免不了十年之久的冷战,只是在临终时武则天的一番动情陈述才让她与母亲再次拥抱。其实她不明白的是,母亲那无穷尽的野心也只是为了告诉历来龙上凤下的世间,有一天凤也可以占领龙无法触及的高地,可以在至高点俯身下望。所谓男尊女卑,所谓伦理纲常,只是为了要抓住在短暂年华中属于自己最直接的绝对幸福,而身为女子,注定要为此背负不同于男子的骂名和不一样的果决手段。
曾经问朋友最喜欢哪个场景,他说最让他感动的是最后李隆基撕心裂肺喊出得那句“我爱您”。就如李隆基所说,这是他隐瞒了整整二十年的话,每次想起就让他有着不被道德所容纳的耻辱与羞愧,可是爱的心意如此炽热,就连对它的幻想都使他甘之如饴。看着风中飘摇的两个人,听着他的最后告白,朋友依然会触动,流泪好几遍……
撇开这段的历史真实性不谈,这个片段也让我感动了许久,我也为这有违于常理的心意感动而共鸣。只是垂暮之年的太平,又怎么可能接受?只淡淡一句“我也爱你”就撇下身后的李隆基远走,她知道她答复不了这个一直爱着她的孩子,答复不了这个只十岁年纪就立志长大要娶她的孩子。
一个人一生可能会遇到很多份爱情,但只能对其中一份付出承诺,即《长相守》,只为一人守。
在故事结尾之前就在想,如此绚丽、铺张而绝美的剧情该怎样收尾才是,面对人的欲念、权力、人性与善恶相间的世间百态,该用怎样一种结尾才好?命运总是更胜一筹的,它知道这样一个华美而倾城倾国的女子是不甘于平静而老死的,所以最后,太平被赐予三尺白绫,寂寞地了结了自己凄美的一生。
就如她最后叙述:梁上挂着一尺白绫,风丝丝缕缕地挤入,那白绫便有了神采,有了类似于飞翔的美感。我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始终在考虑,我为什么要选择死亡,雨停的时候我找到了答案。我意识到,其实对死的渴望一直是我的一种向往,我太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律,因此它在我眼里完全丧失了美感,我凭直觉感到那是一个更美的所在,而我的死亡也会像我的出生那样,终止了长安城漫天淫雨,并且又一次为大唐带来太平。
耳边又响起了古琴悠悠的声音,那一曲《长相守》,为谁而弹,为谁而伤……
这个世界,没有爱,不好;而太想爱了,反而会令你更失望,而无法在与人的关系中获得安全感,无法在无穷欲念中获得释放,无法在与命运的相争中取得先机,就只好用最凄婉的姿态走向死亡,唯美了《长相守》所有忠贞不贰的坚守。
也无妨,无需为谁难过,无需为谁哭泣,宁静寡欲原本就不是一种自然心境,它其实是一种胶着状态,一场欲念与理智相持不下的斗法,最终也只能回归,回归一种更优美的所在。
“一壶清酒,一束桃花,长相守的誓啊,面具下的明媚,明媚后吟对的诗啊,无缘感悟,无辜而自由,我却爱上了你……”
此曲终结,再好不过……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 作者:李彧辉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金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