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
发布日期:2016年04月05日 09:01 点击次数:
[本站讯]转眼清明又至,人们带着对逝去亲人的眷恋,各自踏上了祭扫之路。“清明时间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逢清明,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这几句诗,不免牵起阵阵悲情。
这次放假我没有回家,而是安安静静地待在学校。行走于校园之中思绪不断游走,这让我回想起去年去武汉大学交流时的情景,独自一人远离自己熟悉的校园和同学,在武汉行走于武大的樱花大道。那时也正好是清明假期,雨打在伞上的声音伴我一路走向学校的食堂,看着雨雾笼罩之下的操场,三三两两的学生仍在跑步。在球场边上驻足,看着足球场上仍然进行的激烈的比赛,我阴郁的心情顿时变得开朗。球场上的他们全然不顾漱漱而下的雨,看着他们带劲地踢球,仿佛是享受这雨的洗礼,并且感受着雨中踢球的乐趣。我不禁伸出手让雨打在我的手心里,放眼望去,雨中的世界另有一番风味。
清明时节再加上一场不期而遇的雨,正是烘托出缅怀的气氛,此时的心境也被其感染。古时候的人们每逢清明都会登高望远,以诗歌遥寄思情,我也就找到武大的高处,站在樱顶上向下望去,树掩映着山,雨雾之下的城市显得静谧而神秘。看着远方,对我逝去的亲人们表达我遥远的哀思,也不禁想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幸好中国有这样一个传统节日!我觉得中华民族留下来的每一种传统,那都是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精华之所在,而这些,也正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归宿。对于西方的那些节日,我觉得我们总是带有一些娱乐的色彩在里面。
清明,是我们每一个人自然生命的一种情感归属。它被富有才华的诗人们赋予万般迤逦的意蕴,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使得生命的始终与岁月的流逝都清晰可见。一年又一年的清明时节,尽管全国各地风俗不一,却表达和寄托的是一种相似的怀念和感恩。那是对祖先和逝者最好的感恩和念想,也是中国人的整体的情感记忆,这样,生命一代代延续、生生不息。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董江龙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登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