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此岸·彼岸

发布日期:2015年10月06日 17:07 点击次数:

  认识史铁生,从他的《秋天的思念》开始;喜欢史铁生,从他的《我与地坛》开始。每每读史铁生的作品,总感觉那字里行间有一种淡淡的似忧伤、又似豁达的情思在悠扬,那是一种说不清的感觉,那感觉久久的、久久地回响在心里、回荡在沉思的脑海里。“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这是史铁生在《史铁生的日子》中写到的。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脑海里不觉浮现出了那天、那园中的老人和年轻人。
  十一假期,我便来到了北京。那天很晴朗,但是有很大的风。我一个人骑着租借的自行车,一点点对照着手中的地图,一点点地走向我长久以来的向往——地坛,走向一直神往的悠远的大地的声音……
  这次的地坛之行,与印象中的画面有很大的出入。园中有着现代独有的喧嚣也有着亘古不变的喧嚣,缺少了生活的印记。在园中和奔腾的风并肩而行,和风一起浏览着周围的树、周围的草、周围的花、周围的人、蓝蓝的天,还有坛中那位推着年轻人的白发老人。在地坛中绕行了两次,两次和他们擦肩而过,两次见到那洋溢幸福的笑脸。
  白发的老爷爷身前轮椅中的年轻人是孱弱的,老人推着轮椅缓缓地行着,任初秋的风扫过脸庞、胸膛……两人不时交流着,笑着,走着……第一次见他们时,心中有一点点的沉抑,但是他们那温和的笑脸,是那样的温暖、淡然,那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生活的此岸缺少了一些美好,但他们心中的彼岸一定有更多的美好珍存。
  人生就是这样,总是不能尽善尽美,总有一些缺憾。或许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心中才会充溢着希望,才有不懈的动力向前冲。或许像当年史铁生的妈妈一样,老爷爷和家人为年轻人也不知访过多少名医,寻过多少良方,愁白了头、朦胧了眼……此岸的残缺仍在,但彼岸的美好亦仍存。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知道不咳嗽的日子多么安详。”这是史铁生在走过了一段段残缺的此岸之后留下的感悟,正是这种心态,使彼岸的美好一直存在于他的心中,将他带入了美好的彼岸。不要再为一时的不顺而抱怨,没有此岸的残缺,哪有彼岸的美好?彼岸若是坍塌,幸福将会何等飘渺?珍惜残缺的此岸吧,这真得是一种美好。

【供稿单位:能动学院    作者:李昭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彩娟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