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东方主战场》,再看“9·3大阅兵”
发布日期:2015年09月02日 17:13 点击次数:
万众瞩目的“9·3大阅兵”是新中国首次为抗战胜利日举行的盛大庆典,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大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用眼看阅兵,用心去体会。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境外有些媒体还会作出别有用心的“解读”或炒作。
如何才能保持定力,明辨是非,看出门道?先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再看“9·3大阅兵”会有不一样的认知和定力。只有看懂了《东方主战场》厚重的抗战史实、民族大义和唯物史观,才能更好地理解“9·3大阅兵”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庆典主题。
《东方主战场》的鲜明特色
其一,《东方主战场》是一部代表国家观点、国家立场的“扛鼎之作”。这八集大型纪录片主题鲜明突出,通过对历史准确生动的解读,有机地将现实与历史勾连起来、将微观与宏观巧妙结合起来,展现出了史诗般的气度。《东方主战场》一方面是为了让全球观众清晰了解在当时大背景之下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了解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借此对3500万名伤亡的先辈们表达最真诚的崇敬和怀念。其二,《东方主战场》全景解密和披露了抗战时期的历史真相。相对于以往的抗战影片过多展示的是“章节”式的或者“节点”式的部分历史事件,《东方主战场》则是“全景”式、整体性地展示了14年抗战的历史史料。由于个人抗战知识学习的局限性,片中的诸多史料感觉“前所未闻”。联想近日山东大学正在举办的“抗战中的山大人”图片展,可以看到,抗战中的山东大学几度搬迁,几度沧桑,甚至停办。而《东方主战场》第六集告诉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仅付诸军事的行动和肉体的屠杀,更企图实施文化和精神的灭绝,日军有目的地轰炸了中国80%的大学,于是出现了教育的大搬迁和对民族血脉的保护。教育的大搬迁不仅传了历史,更是传了精神、传了文化、传了文脉、传了学脉、传了民族血脉。其三,《东方主战场》突出了纵横两条轴线,形成了标定抗战历史的坐标体系。一条轴线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条轴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统一战线。这两条战线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共同打击侵略者的合力。在这个坐标体系中,你会看到“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和终点。这个坐标体系准确标定了东方主战场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战斗、历史事件和抗战军民中的杰出英模人物。用这个坐标体系来研读抗战历史,会有一种再学习、再思考、再收获、再升华的感觉。
“9·3大阅兵”的六大看点
一是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无论字数的多与少、篇幅的长与短,都将是十八大后中国治国理政新常态下的新的“共产党宣言”。这个宣言既是对外的也是对内的,将郑重表明中国坚定不移捍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二是外国政要、外军方队前来参加。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多国元首,11个外军方队,6个外军代表队前来参加,这是以往国庆阅兵所没有的阵容。在此次阅兵中安排俄军方队作为外军方队和代表队的最后一个出场,参阅人数为93人。三是抗战老同志方队令人敬仰。抗战老兵平均年龄90岁,支前模范平均年龄88岁,英烈子女代表平均年龄78岁。他们将乘车受阅,并由武警的摩托车礼宾方队的45名队员驾驶国产摩托车庄严护卫,用国礼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四是英模方队手举70面功勋旗,令人震撼。“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方队、“平型关大捷突击连”英模部队方队、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英模部队方队等十个方队增加了旗手排面,每个方队擎着7面抗战时期的功勋荣誉旗帜。五是地面装备方队令人惊叹。许多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首次亮相,特别是战略导弹方队备受瞩目。六是空中编队机种先进,场面壮观。新一代预警机、轰炸机、歼击机、舰载机、直升机等多型飞机均为列装后首次参阅,10个空中编队参阅飞机数量创下历史之最。空中护旗方队采取“70”纪念字样编队飞行,并采用空中直升机悬挂国旗、军旗,突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
借大阅兵东风开展新生军训
2015年的新生军训注定要融入抗战庆典的元素,要让抗战精神和八路军、新四军的优良传统在新一代青年人身上继承发扬。金秋九月,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新生们将迎接大学第一课:军训。军训不仅是体力上的一种训练,更是精神上的一种锻炼。蓝蓝晴空下,苦,一言难尽;乐,自在其中;情,挥之不去。借大阅兵的东风开展新生军训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组织军训新生利用晚上或者阴天下雨的时间完整地观看《东方主战场》,并组织讨论,激发思想火花,铭史承志。二是组织军训新生完整地观看“9·3大阅兵”的阅兵式、分列式,并以此为标准严格组织施训,让军训新生在训练场上吼出气势,释放力量,展现刚强。三是组织军训新生认真参观“抗战中的山大人”图片展,结合入学教育学好山大历史。听山大故事,做山大才俊,努力担当富国强民的历史责任。
【供稿单位:党校 作者:白向忠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晓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