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农村脉搏 倾听致富心经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14日 17:35 点击次数:
数次来回奔波,几多酸辛苦甘,在今日归途,细数过往,都化成了我心中醇美的回忆……
还记得我随团队出发前往这次实践目的地——泰安蒋集镇的途中,一路颠簸劳累,目中所见不少荒芜,心中不由为这次调研捏了把汗。不曾料想刚一下车,满眼望去却是那新社区宽敞的柏油路,葱郁的绿化带,高挺的路灯,道两旁的作物绿绿葱葱的,一派欣欣向荣之景。呼吸着这里清新的空气,我精神不由一振,心中也亮堂了许多。
在当地居民热心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当地农业局所在地,前往途中心里不免忐忑,我不断斟酌着措辞,甚至已经做好了被拒绝或是被敷衍的准备。到达后说明来意,张主任的一句“你们打电话通知了之后啊,我就准备了一些相关资料,说吧,还需要我们做什么,不需要客气”带给我的却是满满的感动,同时暗暗为自己的小人之心感到惭愧。
调研途中,我们走进了当地的万亩蔬菜基地园,目中所见尽是农民劳碌的身影和大片的绿色;我们探访当地的菌种生产基地,基地利用现代科技和本地优质土壤让这里的菌种远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走进当地的信通农业公司,是互联网与特色农产品的共舞,公司利用网络平台搭建销售通道,仅在香椿成熟期间,香椿日成交金额便跨过万元大关……
在地方政府带领下,当地村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利用科学技术,走出了具有当地特色“股份+合作”为核心的特色产业路子。
“不为土地所束缚,要向土地争效益”,改变传统种植模式,集约经营土地,发展了有机蔬菜种植,开始土地流转的尝试和实践;“不为土地当工人,要为土地当老板”,按照“群众自愿、土地入股、集约经营、收益分红、利益保障”原则,成立有机蔬菜合作社,探索“股份+合作”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不仅当土地的老板,还要当企业的主人”,由村合作社牵头成立蔬菜贸易公司,注册“龙渔泉”商标,按“公司+合作社+基地”的生产经营机制运行,掌握市场主动权;“除了当企业的主人,还要顺应大潮,抓住时机”,依托互联网,开通淘宝网店,线上与线下模式相结合促进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使得当地的农民生活富了,腰包鼓了,当地村民的人均收入从05年的3400元到现如今跨过了1.5万元的门槛。
通过调研,我们触碰到了新农村的脉搏,倾听了当地的致富心经。虽然在新型农村的构建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把绿色生态技术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坚持绿色、技术、和谐、开放的发展理念,就一定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走上幸福之路。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 作者:郑润润 薛白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赵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