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临睡前就被朋友圈的淄博化工厂爆炸刷屏,早上起来看到新闻已经有了伤亡。化工厂距离最近的民宅居然不足一千米,村内多户居民的玻璃被震碎。不仅仅是这次爆炸,其实现实情况可能严重得多。
我的家乡在淄博市临淄区,作为齐国古都、蹴鞠发源地而闻名,却也是常在污染排行中上榜的化工城市。大大小小的烟囱锅炉炼油厂化工厂错落有致,白天看上去倒也一副欣欣向荣的发展盛况,但夜晚从这里排出的气体几乎使人无法驻足。
为了考驾照,前几天夜晚去车少的路段练车,一路开过了大片化工区。这儿像个不夜城,工厂企业灯火通明,高高的烟囱上悬着探照灯,重型卡车鸣着长笛来来往往,加工车间轰隆作响,似乎整个片区都在闷声低吼。让人反胃的气体不断涌入车窗,我们埋怨着化工厂,开着家乡的玩笑,却束手无策。车窗紧闭的那一刻,我却那么心疼,家乡啊,你怎么病得如此严重。
什么时候起瓦蓝色的晴空便很少出现了,什么时候起奶奶家旁边的小河泛起了油污,什么时候起化工区附近的村庄里出现了那么多肺癌患者。夜深人静时,也正是城市化工肆虐的时候。明里暗里的排污口,随处可见的大小烟囱,在睡梦中,我们的城市遍体鳞伤。政府又能为城市做什么,查处封停化工厂,经济效益受影响,大量的人还会因此而失业。这成片的化工区,就像是城市的鸦片,我们依赖它,享受它带来的虚幻成果,却也被它侵噬着自身。家乡啊,我们该怎么拯救你。
高中时候学政治时觉得都是些虚话,而现在产业升级转型却成为了改造日渐没落的工业城市的新闻热词。13年的暑假,我们组建了“访古寻梦”走进临淄调研队,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现状,以及文化产业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在这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动于家乡人民对文化遗产的热爱。 临淄城区的许多道路都是以这儿的历史故事或人物命名,诸如桓公路、管仲路、闻韶路、稷下路等等。还有每年九月份的国际齐文化旅游节更是为家乡增添了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所谓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而文化繁荣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服务业的日渐兴盛也是对经济的大力支持。正是地方政府与人民对文化的重视与传承,让我同样坚信,经济转型发展的困难一定可以克服。城市升级改造必然面临着重重困难,科学管理的地方政府,理智热情的家乡人民,我们都在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
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我就有热爱和保护她的理由。作为大学生更该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