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半岛电竞下载 > 正文

生物信息学与智能信息处理2023学术年会举行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5日 14:01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业委员会生物信息学与智能信息处理2023学术年会(BIIP2023)在济南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元英进出席会议。山东大学副校长易凡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易凡表示,山东大学学科齐全,具有发展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多学科融合的天然优势,控制学院与齐鲁医院作为学校医工交叉学科融合的积极实践者,共同成立了跨学院、跨学科的智能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整合学校相关学院、医院、学科的优势资源,契合国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相关领域的交叉融合的发展规划。希望此次会议的召开能够深入挖掘学科创新发展潜力,将生物信息学与智能信息处理相关研究领域继续做大做强,促进人才发展和学科提升,为医工交叉与融合进一步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大会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张学工介绍了当前智能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的进展。本次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汪小我希望此次学术年会能够为各位专家学者提供深度交流的平台,为推动生物信息学与智能信息处理的理论发展、促进生物信息计算的实践创新带来帮助。

在大会报告环节,元英进院士就“合成基因组及应用”作主旨报告,系统介绍了生物化工前沿和应用领域,包括将基因组合成技术应用于生物制造、新药研发、环境修复等方面取得的系列重要成果;其提出的双标靶向精准修复策略能够实现整条染色体修复全覆盖,从而完成缺陷序列的精准修复,建立的合成酵母基因组缺陷快速定位(PoPM)和精确修复方法处于国际研究的前沿水平。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秀杰就“人类心肌组织和多组织类器官的体外构建”作主旨报告,介绍了其团队开发的使用人类胚胎干细胞生成人类多器官发生模型(huMO)的方法。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教授胡德文就“脑信息的模式识别”作主旨报告,介绍了脑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模式识别的方法,以及脑机接口技术在医学、军事等领域的应用。北京大学教授王龙就“网络博弈与群体智能”作主旨报告,介绍了如何将网络博弈和群体智能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博弈的效率和准确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刘海燕就“基于深度学习的蛋白质从头设计”作主旨报告,介绍了团队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蛋白质方面的研究,说明了在数据驱动蛋白质设计问题上基于能量函数思路和端到端思路开展的方法。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潘纲就“脑机接口与脑机智能”作主旨报告,指出如何让生物脑与机器脑深度融合并协同工作是当前人工智能与脑认知科学交叉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随后从脑机接口出发介绍了新型人工智能形态——脑机智能。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孙茂松以“ChatGPT和大模型:开启人类的通用人工智能之旅”为题作主旨报告,介绍了自然语言大模型ChatGPT背后的基本原理、标志性特点、技术上的不足与未来应用前景。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教学管理组组长王方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徐峰,分别以“人工智能在听觉系统临床及研究中的应用”、“中国心脏骤停队列报告”为题作大会特邀报告,分享了医工融合应用现状与临床疾病数据分析方面的迫切需求。

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医学科学领域的350余位专家、学者及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针对本领域内热点研究主题设计了9场大会报告、18场特邀报告、23场专题报告与19场高质量博士生论坛,通过多种形式推动与会代表进行最新科研成果交流。

本届学术年会以“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医学”为主题,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委会、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智能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协办。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紧抓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医疗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我国生物医学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供稿单位:控制学院    作者:刘治平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梁宇欣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