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iOS app下载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半岛电竞下载 > 正文

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李兴伟团队在铑催化不对称偶联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9日 18:24 点击次数:

图一 二氟烯烃的区域和对映选择性氧氨化反应

[本站讯]过渡金属催化的多组分偶联提供了一系列直接、高效构筑复杂有机分子的方法。近日,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李兴伟教授团队实现了铑催化下偕二氟共轭二烯的不对称三组分1,4氧胺化反应,有效地合成了含有二氟亚甲基的氨基醇类衍生物,并成功分离出含氟烯丙基铑活性中间体(图一)。相关成果以“Rhodium-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1,4-Oxyamination of Conjugated gem-Difluorodienes via Coupling with Carboxylic Acids and Dioxazolones”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中科院一区,TOP,IF =16.6)。李兴伟教授和于松杰教授为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

图二 反应机理研究

烯丙基金属物种具有热力学稳定和动力学活泼的特点。此前,该课题组利用此物种的性质已经实现普通共轭二烯(ACS Catal. 2021, 11, 6692-6697.)和1,3-烯炔(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22706-22713.)的不对称偶联反应。本文基于底物的巧妙设计,使得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烯丙基金属物种(rac)-68中间体避免发生β-F消除副反应,实现了偕二氟共轭二烯的不对称1,4-氧胺化。化学当量实验成功得到了含氟烯丙基铑金属物种中间体,为反应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图二)。

图三 部分反应产物实例

该反应不仅能有效兼容多种芳香羧酸和烷基羧酸及其衍生的多种药物分子,同时也适用于芳环上多种取代的偕二氟共轭二烯和不同类型的烷基二噁唑酮(图三)。

综上所述,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李兴伟教授团队实现了铑催化偕二氟共轭二烯不对称三组分氧胺化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适用范围广,为药物修饰和新药研发合成提供新途径。上述工作得到山东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05669


【供稿单位: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    作者:宋恒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梁宇欣 蒋晓涵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