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5日,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李佳硕教授团队联合马里兰大学、中国环境规划研究院等多个团队在环境领域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发表题为“Overlooked CO2 emissions induced by air pollution control devices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s”的研究论文。李佳硕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院博士生张鹏飞为论文第一作者。
为减少燃煤电厂发电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我国为燃煤机组安装了多种类型的空气污染物控制设备(APCDs),例如静电除尘器、湿法石膏石灰石烟气脱硫设备、选择性催化还原设备。为燃煤电厂安装APCD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但这些APCD的运行也消耗了大量来自燃煤电厂的电力,间接地造成碳排放。目前,仍缺少对于我国燃煤电厂APCD造成碳排放规模的量化分析,不利于我国电力部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工作的推进。本研究利用电厂级数据集,首次量化了中国燃煤电厂APCD电力消费引致的碳排放。研究表明,APCD碳排放从2000年的1.48 Mt快速增长到2020年的51.7 Mt(图1)。APCD碳排放占燃煤发电总排放的比例也从0.12%增加到1.19%。脱硫设备耗电水平远高于除尘和脱硝APCD,其贡献了约80%的APCD碳排放。此外,我们基于情景分析预测了不同碳减排路径下未来的APCD碳排放。结果表明,燃煤电厂的寿命对未来排放的影响较大,预计内蒙古、山西和山东是未来APCD碳排放量最大的省份(图2)。本研究强调了对环境政策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性,为燃煤电厂空气污染物和碳排放协同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1. 2000-2020年全国APCD碳排放量(a),占燃煤电厂碳排放总量的比例(b),按APCD类型(c)和燃煤电厂容量大小(d)分类的APCD碳排放量。(a中的误差线表示95%置信区间。)
图2.不同情景下省级累计APCD碳排放量
本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105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2348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2&ZD108)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6498423000601